正文 第1章 序(1 / 2)

蘇榮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大力弘揚光榮革命傳統,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鑄牢精神支柱,進一步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省文明辦精心組織編寫了《紅色經典傳奇100例》一書。該書鮮活地展示了革命先驅創造的紅色傳奇,生動地反映了我們黨所走過的偉大曆程,可以說是開展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讀本、好教材。

回顧黨的曆史,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創造輝煌成就,正是源於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和無私奉獻。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艱難困苦,砥礪堅強品格。在腥風血雨的戰爭年代,無論是麵對槍林彈雨,還是身陷鐵窗牢籠,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決不動搖和退卻,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英勇無畏,用生命實踐了共產主義的神聖信仰。李大釗、方誌敏、楊靖宇、董存瑞、劉胡蘭……這一個個為理想獻身的革命先驅,用血肉之軀築就了偉大的豐碑,譜寫了壯麗的人生凱歌。在百廢待興的創業年代和日新月異的改革年代,以王進喜、焦裕祿、孔繁森等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舍小家、顧大家,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用激情和汗水創造了輝煌的業績。可以說,艱苦危難,從未壓彎共產黨人的民族脊梁;風險考驗,不能摧毀共產黨人的鋼鐵意誌。正是由於無數共產黨人誌存高遠、信念如山、奮勇拚搏、擊楫中流,黨的事業才能夠興旺發達,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回顧黨的曆史,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創造輝煌成就,正是源於人民群眾的堅決擁護和堅定支持。人民群眾是黨的生存之基、力量之源。毛澤東同誌曾說過:“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再次強調:“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密切聯係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不斷從群眾中獲得信任和支持,是我們黨和軍隊發展壯大的重要法寶。井岡山鬥爭時期,麵對敵人的強大攻勢,黨領導的紅軍卻能“巋然不動”,就是因為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衷心擁護。長征時期,各族群眾自發幫助紅軍,當時流傳著一首民謠:“把最後一碗米用作軍糧,把最後一尺布用來縫軍裝,把最後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把最後一個親骨肉送上戰場……”解放戰爭的每一個戰役,為解放軍運送糧食、彈藥、傷員的支前民兵和民工,往往比參戰的官兵要多出一倍甚至數倍。淮海戰役中,150萬支前民工、41萬輛小推車,構成了一道壯麗的景觀。正如陳毅元帥所說,淮海戰役是小車推出來的。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踴躍參加國家各項建設,創造了數不勝數的社會主義奇跡。武漢長江大橋、大慶油田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和重大標誌建築的誕生,見證了人民群眾的創業奮鬥曆程。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億萬群眾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和活力,合力譜寫了國富民強的嶄新篇章。實踐證明,群眾中蘊藏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與人民血脈相連、生死與共,是我們黨奮勇前行、戰無不勝的銳利武器,是我們各項事業順利推進、蓬勃發展的根本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