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福妮沒福(1 / 2)

第一章、福妮沒福

福妮剛落草那會兒接生婆瞧這嬰兒耳大額寬便誇讚道:“此妮子長大以後定是個有福氣的,嫁個好婆家,吃穿不愁,娘家也跟著省心。”

應了這句吉祥話,她便被取名福妮。

萬沒想到,這名兒叫了不到三年,福妮的爺爺就去了,奶奶一時沒想開也跳了井。

接連打擊讓父親劉老大得了心疾,為了家用還得去山裏幫人做工,結果被樹砸到,癱在床上兩年多,進去多出氣少的。

家裏的底子本空,為了給他醫病又借了許多外債。可是終究沒留下他一命,在除夕夜吐了兩升血後魂歸西天了。

至此再無人講福妮有福氣,還說她命硬。

無論如何這人總是要活下去的,劉家現在就隻剩下她們孤兒寡母相依為命了,李氏年輕守寡又帶了個孩子還有外債實難生活。好不容易守過三年孝期想找個好人家帶著福妮嫁過去,誰知這好人家自是難找,再加上福妮這個累贅與外債就更加難上加難了。

李氏抱著福妮哭了三日,終還是做了凡是女子皆不情願做的事情,那便是給她找了義父。

所謂義父不過是叫著好聽的,實則卻是村兒裏幾個討不起媳婦的男人出幾個小錢兒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跑到她屋裏睡上幾夜罷了。

李氏還是有骨氣的,她雖招漢子卻從不招有媳婦的男人。所以這麼多年大家雖心裏清楚的很,往往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畢竟一個女人養個孩子也不容易,誰心裏沒長肉呢?

是以李氏與全村兒人算得上相安無事,也沒人去報官或是報到裏長那裏的。最多隻是村兒裏那些女人表麵相交如故,暗地裏會悄悄聚一起戳福妮娘的脊梁骨。

還好李氏有先見,在沒有走歪路之前就給福妮訂了一門親事。對方是正是劉家的鄰居馬家,一戶本本份份的農戶人家。李氏與馬家的媳婦本是同村兒的閨蜜,她可是真心疼著李氏又覺得福妮這孩子不錯,人小卻十分懂事,於是與丈夫馬大栓一商量這娃娃親就結下了。

馬大栓共有兩個兒子,這小子多了就能種田,過不了幾年他家這生活就起來了,又翻蓋屋子又給大兒子娶了媳婦兒。

眼見著馬小栓也十四了,原本這婚事該辦了。可是這小子心眼賊多,也不知在哪兒聽到的風言風語怎麼也瞧不慣鄰居家那個時常冷言冷語連點熱乎氣兒也沒有的福妮了,見娘逼婚他便打了行禮直接去鎮上做工去了。

小栓娘一直向著李氏道歉,李氏也覺得自己這麵確實不是什麼好人家,所以一直隱忍著。再加上福妮也不急嫁,娘倆兒便就如此邊等著小栓回來邊兢兢業業的過日子。

眼見著福妮慢慢大了,她心靈手巧還會過日子,時不時的接繡活回來做。娘倆兒不種了地,這幾年收成也好。慢慢的債也還清了,雖家還是窮但總歸是有盼頭的。隻是這婚事卻不能再拖了,李氏心急歸心急,心想著即訂了親的總不能主動要求退婚啊!

這女兒跟著自己本來名聲就不好了,再一退婚還指不定能不能再打到好婆家了呢?

誰知這一等直等了三年多,馬小栓總算是定性兒回來了。李氏心中歡喜,再加上他人回來了還學了些木匠手藝,花樣兒多做得也精細,再加上小栓為人也機靈很快就得到全村兒人的喜歡。

她心想著女兒的苦日子總算到頭兒了,隻坐在家中等著馬家來下聘。

這日馬小栓遠遠就瞧到了已經十八歲的大姑娘福妮挎著土籃回家,裏麵裝了幾顆土豆,看來是去地裏了。

回來都快三個月了還第一次見到她正臉兒,瞧著這福妮人大了模樣也長開了,眉目娟秀,身段苗條,玲瓏有致倒是很有幾分女人味兒。

“福妮,你這是做什麼去了?”畢竟年紀也大了,對女人也不比之前那般什麼也不懂,在鎮上他也逛過窯子,那裏的窯姐雖是模樣比福妮美了些,人比她妖了些,但這身段卻也不極她誘人的。

大概是天熱的原故,他覺得渾身燥得慌,竟一邊擦汗一邊問。

說實話福妮瞧不上這小栓,當初年紀小的時候就沒少取笑她們家。雖說娘的作風不正,可是他們又哪知道這孤獨寡母的苦處?再者他扔下她就跑了三年多,哪有男人象他這樣兒的。

她冷冷的瞧了他一眼,哼了一聲甩頭就走。

誰喜歡用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呢?小栓將手中的鋸子一摔道:“你哼什麼哼,我馬小栓現在沒退這門婚事不過是衝著娘的麵子,如果我這邊退了婚,哼哼……”象她那樣的人家,他一退婚她就指不定做一輩子老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