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2 / 2)

從尼克身上楊帆知道顏色越淺的麟片越薄越軟,接近白色的麟片幾乎意味著他沒有絲毫的防禦力。

她扭頭看另一個小尼克森人,他的麟片是灰色,較深的地方發青。

小尼克森人看起來和人類的嬰兒很像,但當他睜開眼睛時,楊帆很難不被嚇一跳,黃綠色的豎瞳正靈活的轉動著。

這個剛出生的嬰兒立刻就站起來了,他似乎天生就知道自己利用他的尾巴。楊帆看到他的尾巴支在地上,幫助他在最短時間內適應了他的雙足。在一開始小尼克森人似乎更喜歡四支著地的方式爬著走,但很快他就糾正過來了,用尾巴和後腿行走顯得更速度更快。

楊帆沒辦法計算到底是過去了一個小時還是半小時,但是她驚訝的發現剛出生的小尼克森人幾乎是剛落地就知道了怎麼走路,怎麼跑,怎麼利用他的尾巴。很快這個剛出生的小尼克森人就跟另一個比他大十幾天的族兄弟一樣在洞裏跑來跑去了。

楊帆在第二天知道了為什麼尼克森人父母不喜歡小尼克森人,她看到了那頭馬牛想喂那隻小尼克森人吃奶,隻要想到小尼克森人那一口像食人魚般的牙齒就讓她不寒而栗!

幸好在慘劇發生前,新出爐的爸爸就一尾巴把小尼克森人給拍飛了。

那隻馬牛很喜歡它的孩子,它試圖讓小尼克森人四腳著地的走,對他為什麼還長了一根尾巴很看不過去。楊帆確定有幾次她看到那隻馬牛想把小尼克森人的尾巴咬掉,但由於小尼克森人尾巴上的麟片的緣故沒有成功,而且馬牛本身的牙齒也不是多利害,小尼克森人沒有把那當成攻擊,反而常常伸尾巴到媽媽的嘴裏讓它多咬咬。

馬牛一直鍥而不舍的想咬掉他多長出來的尾巴,對這種親子互動,旁邊的尼克森人爸爸一直平靜的看著,但是隻要小尼克森人拿他的牙齒或爪子對著馬牛,就會被立刻抽飛。

楊帆奇怪又不解的發現在這兩次裏,有了孩子的尼克森人對孩子一點也不照顧,他們不喂他們吃飯,也不讓他們睡在身旁,而且在小尼克森人身上的麟片發青後就堅持不允許‘伴侶’再照顧他們。

為什麼?

那些‘單身’的尼克森人倒是更溫和些,也多數是他們願意喂小尼克森人,而且也隻是在他們‘心情好’或者‘有空’的時候,更多時間小尼克森人的靠近隻會換來成年尼克森人的一尾巴。

楊帆解釋不了這個現象,她認為‘單身’的尼克森人可能是在沒有‘伴侶’之前,都會有這種可以稱為‘善良’的舉動。倒不隻是對小尼克森人是這樣,可能對其他動物也會一樣‘有愛心’。

而在他們有了‘伴侶’之後,他們的家庭觀裏就隻有他和‘伴侶’而已,這裏麵沒有孩子的位置。

她對這一點無法理解,但是這倒是可以解釋為什麼這些尼克森人看起來全都是獨來獨往的,他們沒有族群意識,就算一起在這個山洞裏過冬,一起收集食物,可是彼此之間也沒有上下之別。

這也就是她為什麼在尼克的‘領地’隻見到他一個尼克森人而已。

尼克森人可能都有很強烈的領地意識,他們不群居。

那兩個小尼克森人在這樣的影響下,已經能夠在山洞裏劃出自己的‘領地’了,他們學習成年尼克森人的作法,用尾巴圈出自己的位置,並像其他尼克森人那樣,並不跟其他尼克森人起衝突,小心翼翼的保持一定的距離。

當他們發現成年尼克森人總是跑到山洞口去拖食物回來後,他們也這樣做。楊帆看著他們用爪子拖,用牙齒咬,拚命把那凍成冰塊的土耗子拖到山洞的另一頭去。其他成年尼克森人輕輕鬆鬆就能做到的事,他們要花了一整天甚至更長時間。

她想他們在把這些早就跟其他土耗子凍到一起的食物砸開也要花上不小的力氣。

小尼克森人一開始是一人拖一隻,後來發現兩人拖一隻會更省力氣,他們開始一個在前麵拖,一個在後麵推,用尾巴頂著地麵用勁。

他們還要把食物拖到山洞深處,推到那個大坑裏頭,解凍後才能再拖出來吃。

楊帆覺得這可能才是尼克森人從小就知道使用火的原因。如果尼克森人出生就是在冬天,那麼他們隻能用這種方法才能吃到食物,所以燒熟的食物是他們的第一選擇。

兩個小尼克森人合作取得食物,但在吃的時候卻是背對著背,用尾巴圈出屬於自己的領地,然後再吃。由於前段時間的饑餓,他們沒有浪費一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