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破牢獄的鬥爭濟南火車站前,人群熙熙攘攘,夾雜著小販的叫賣聲和車夫的吆喝聲,一位身穿長衫戴副眼鏡的年輕人,在行人中走著,隻見他叫了輛人力車,說了些什麼,車夫拉上他小跑著離開了車站。這位年輕人就是鄧恩銘。他剛從淄博礦區到濟南,一是同省委同誌研究工運和農運下一步的工作,一是得悉出了叛徒要通知一些人盡快轉移。此時天已大黑。鄧恩銘走進商埠緯一路的一條胡同。這裏有省委建立的一個秘密聯絡地點。主人餘修利用本地人的條件,租賃了房東的兩間小屋,公開的身分是報館的編輯。餘修見到鄧恩銘吃了一驚,預感到省委重要負責人突然來訪,鄧恩銘稍息片刻,平靜而嚴肅地說:"王複元叛變了,你要盡快離開濟南。"餘修大吃一驚。王複元對餘修一家太熟悉了,並且知道很多黨的機密。餘修不知所措地說:"什麼時候的事?我一點兒也不知道。""不要這麼緊張,"鄧恩銘拍著餘修的肩膀說,"我就是來通知你的。據可靠情報,王複元已經接受了敵人的任務,恐怕這兩天要下毒手了。"王複元原是山東黨的負責人之一,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喪失信心,後因貪汙黨的活動經費被開除。
餘修憤憤地說:"這個喪盡天良的家夥,不得好死。"鄧恩銘說:"組織上會"關照"這個叛徒的。現在情況緊急,他熟悉你的身世和你目前的活動,你不能遲於明天清晨走。"說著,鄧恩銘環視了一下屋子,又說:"今晚把東西清理一下,重要的馬上毀掉,行李暫時放在親友處,其他的不用管餘修問:"去哪裏?"鄧恩銘沉思了一會兒,說:"先去青島。把王複元叛變的情況告訴徐子興同誌,讓青島市委早作準備。此事事關重大,你千萬把我的意見帶到。"餘修忙問鄧恩銘:"你怎麼辦?"鄧恩銘笑著說:"我會注意,目前還有事情未了,也還要通知其他同誌,待都辦妥,也離開濟南。小餘,務必小心,你身負重要任務,千萬不可掉以輕心。"當晚,餘修離開此地。幸虧轉移及時,第二天王複元就領著國民黨特務光顧了這個秘密聯絡點。
敵人的這次行動蓄謀已久,經過了精心策劃,從1928年底到1929年初,山東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鄧恩銘等人想方設法,保護了許多革命力量,但鄧恩銘及省委一些負責人卻在敵人的這次行動中不幸被捕。
察廳拘留所的四個囚室中。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是黨的堅強戰士,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與敵周旋,勇敢戰鬥。經過縝密的思考和私下商議,獄中黨組決定在堅持合法鬥爭的同時,尋找有利的時機,發動越獄鬥爭,鄧恩銘則挑起了獄中鬥爭的重任。當時山東局勢很亂,奉係軍閥張宗昌撤離山東後,日本人乘虛而入進占濟南,現在國民黨即將取而代之。這對被捕的共產黨人來說,形勢更加險惡,生還的希望更小。時不我待,鄧恩銘果斷決定,作好充分準備,盡早實施越獄計劃。
鄧恩銘利用放風的時間,把這個決定通知了其他囚室的黨員,要求聯絡更多的人參加,同時嚴守秘密。
鄧恩銘對麵的囚室中關押著十六名直魯聯軍的軍官,他們各個身強力壯,能打善戰,是越獄時可以利用的重要力量。其中有一人叫李殿臣,雖然生性魯莽但富有正義感。鄧恩銘等人決定對其曉以利害,進行教育,並希望他聯絡這批人。
衝鋒開路。
不幸的是,有人知悉越獄計劃後向敵人告密。這時總的越獄時間尚未決定,李殿臣等便於1929年4月19日晚倉猝舉事,打倒看守,繳獲槍支,鳴槍越獄,與李殿臣同囚室的黨員也不得不同時行動。其他囚室的難友事先不知道,甚至連鐐銬也沒有打開,根本無法參與,隻好靜觀事態的進展。
這次越獄鬥爭隻一名黨員脫難,其餘都在逃離的路上被捕回,重新打入監牢。
鄧恩銘吸取了這次越獄的教訓和經驗,不久,即著手組織第二次越獄鬥爭。
這時,國民黨省政府已由泰安遷至濟南,其內部忙於勾心鬥角,疏於防範,同時,蔣介石為了製造輿論,提倡"文明監獄",並聲稱派要員來濟南考察。
以鄧恩銘為核心的獄中黨組分析了外麵的形勢,認為必須繼續進行鬥爭,識破敵人的騙局;有利時機,爭取犯人可與親屬、家人通信和見麵的權利;團結、教育獄中難友,爭取和積聚革命力量。鄧恩銘對獄中黨組成員說,這些鬥爭都是為第二次越獄做細致紮實的工作,創造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