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萬眾歡騰的時刻,擔任紅七軍第三縱隊司令的韋拔群,激動的淚水在眼眶中滾動。這位農民革命家,經過十年艱辛,十年苦鬥,夢寐以求的一天終於到來了。張雲逸深深懂得韋拔群此時此刻的心情,深情地說:"拔群,你大概連做夢也在盼著這一天吧?"韋拔群興奮地點了點頭,兩人會心地笑了。

喋血西山的奮戰1930年2月1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八軍和右江軍事委員會在龍州起義的勝利凱歌聲中誕生了。從此,紅七軍、紅八軍和左、右江根據地的軍民並肩戰鬥,投入了保衛根據地和紅色政權的鬥爭。

1930年2月4日,桂係軍閥突然出動四個團的兵力,在第七軍第二師師長李畫新的指揮下,分兩路直撲隆安,妄圖打開進入右江的門戶,奪取右江腹地。敵人重兵壓境,紅七軍投入了緊張的戰鬥。2月6日,韋拔群率部從平馬奔赴隆安,跨過田垌,穿過火樓嶺到達城西的虎頭嶺下,向敵人展開猛烈的反擊。在紅七軍三麵夾擊下,敵人開始潰退。韋拔群高舉手槍大喊一聲:"追!"任務。

平馬之戰以後,紅七軍撤到鳳山縣的盤陽區賜福鄉進行修整。紅七軍前委決定張雲逸、李明瑞率第一、第二縱隊向桂黔邊界地區遊擊,由韋拔群率第三縱隊留守右江地區,繼續堅持根據地的鬥爭。

5月中旬,紅七軍揮戈回師右江,6月初收複百色,乘勝東下,收複了田州、平馬、恩林等縣城,恢複了右江根據地。

正當右江根據地不斷鞏固發展之時,紅七軍奉命離開右江根據地,開赴中央蘇區。

1930年10月,紅七軍集中於河地,將三個縱隊分別整編為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師。韋拔群擔任第二十一師師長,陳洪濤任師政委。韋拔群將第二十一師一千多名精壯官兵補充給即將遠征的兩個師,幾千名右江子弟踏上漫長的征途。韋拔群則奉命率少數兵力返回右江,堅持根據地的鬥爭。

地為重返根據地的韋拔群送行。張雲逸緊緊握著韋拔群的手說:"拔群,主力北上後,你們的鬥爭任務更加艱巨複雜了,你們一定要緊緊依靠黨組織和右江人民,堅持到紅七軍打回來!"韋拔群抬頭望了望廣闊無垠的穹窿,堅定地說:"請軍長放心,困難再大,任務再艱巨,我們也要堅持革命到底!"天空中的烏雲,不時遮住滿天的星鬥,秋風吹得樹葉沙沙直響。韋拔群和政委陳洪濤率不足百人的隊伍,乘著夜色趕回到右江。

回到右江,韋拔群與政委陳洪濤一道,把東蘭、鳳山、都安等縣的赤衛軍、常備營共三千多人補進二十一師,部隊迅速擴充到四個團和兩個獨立營。

1930年12月初的一天,紅二十一師在恩隆縣乙圩鎮召開成立大會。根據地軍民上萬人參加了大會。會場內外,村前村後,到處是人山人海,大家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韋拔群在講話中號召攻,無條件地為工農利益而戰鬥到底!"紅七軍主力北上不久,桂係頭子白崇禧令第七軍和第四軍一部開進右江,占領了百色、奉議等縣,向紅二十一師和根據地進行了瘋狂地反撲,白色恐怖再一次籠罩著右江大地。

1931年3月,敵廖磊率第七軍六千多人,連同土匪民團共一萬多人,分四路向東蘭、鳳山大舉進犯,對右江進行第一次"圍剿"。麵對數倍於己的敵人,韋拔群一麵指示各縣政府組織群眾堅壁清野,轉入西山,一麵把四個團布防在百色、黔桂邊和紅水河等幾個方向,阻擊各路進犯之敵。韋拔群率西山軍民肅清匪特,儲糧備水,尋找岩洞,分散隱蔽,與敵人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他讓紅軍戰士化裝成農民、樵夫,白天上山種地、打柴,監視敵人的行動,晚上對敵展開襲攏、破壞。就這樣,憑借高山密林的掩護,在武篆至西山幾十裏的地域內與敵人周旋,不斷地打擊敵人。

一天晚上,東蘭縣委書記黃舉平和蘇維埃政時,黃舉平握著韋拔群的手,關心地說:"拔哥,你要多加提防,敵人正在到處張貼告示,懸賞五千塊光洋買你的頭呢。"韋拔群哈哈大笑說:"我的頭值五千,廖磊的頭值多少?我也出張告示,誰砍下廖磊的狗頭,我賞五個銅板。"說得大家都笑了起來。韋拔群將大家送到洞外,仰望夜空,恰巧一片烏雲從月下飄過,韋拔群脫口而出:"烏雲是遮不住月亮的!"黃舉平也隨口說道:"廖磊匪軍也是打不跨我們的。"在西山軍民的不斷打擊下,敵人的第一次"圍剿"草草收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