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秘(2 / 2)

待小福子給此馬清理好傷口,秦穆戎則讓秦忠帶著他們去了王府的馬廄之處安頓。

……

二日一早,明啟帝聖旨詔書,袁家三代駐守大月國西北之地,與多羅國征戰十場大戰、小戰無數,為西北邊境安頓立下汗馬功勞,袁石介提一等都統,袁石弘為總兵……

此旨意發出,眾人皆驚,而後錯念一想,應是為太子側妃的死而安慰袁家人的手段。

可太子側妃乃自盡而死,難道有什麼因緣不成?

如此一來,太後大殯時,袁蝶錦的那次小產又被傳揚出來,當時可未提不能再育之事,如今卻也被人猜度出來,並非是猜到此事之人如何聰穎,而是把能想到的原因全都挖出,拋開那些離譜的,也就剩此一件靠譜的,不是如此還能是何?

人們習慣了按自己的想法給旁人定義,陰差陽錯,便斷定事實為此,何況後宮爭鬥的洶湧勢頭眾人可謂提起便悚然嘖歎,那一入宮才年僅十三的太子側妃哪裏受得了?

如此一來,朝官們全都閉上了嘴,而百姓的嘖嘖談資卻比此多了一條,或許也是朝官們心中敢想而不敢言的,那就是太子殿下命硬,否則哪能接二連三死了兩位太子側妃?之前的劉皎紅,如今的袁蝶錦,出門皆是大戶之家,可卻一個都沒得了好。

話趕話,便也有人猜測是否太子妃為人手段狠辣?不容有側妃奪她之位?否則哪能都有著孩子的時候人沒了?小產了?

如此一來,孟玉欣也被扣上了歪帽子,這股子冤屈也沒地兒訴,隻能整日裏低頭不語,呆在“延慶宮”中,除卻早晚與各妃請安之外,幾乎不出“延慶宮”半步。

約過了三日,祈家一直未等候到秦穆戎的消息,故而無法再拖延時間,隻得遞了牌子給明啟帝,言說他們路途遙遠、偶有小差錯才未能在大年三十到達涅粱城給明啟帝請安,特此前來請罪雲雲,明啟帝自是安撫更多,則立即召見。

秦中嶽在“延慶宮”得知祈家人到此的消息,則是眼前一亮。

祈家人誰都未見就先進了宮,這是否說明那南方總軍令牌未落入旁人手中?而還在宮中?

他早先懷疑的是秦穆戎,可祈善遠離涅粱外出,而祈家人又未與他相見,這懷疑自是淡去半分,正在宮中思忖如何去與祈家人周旋一二之時,從外邊進來一個小太監。

秦中嶽懶得理,便讓貼身太監去問是何事,過去行來,貼身太監湊其耳邊噓聲回了幾句,秦中嶽眉頭緊皺,立即相問:“這可是真的?”

“那小奴才說是千真萬確!”

“叫他進來,本宮要仔細問他!”話語說著,秦中嶽則轉身去了書房的內間,他的貼身太監把那前來回事的太監帶到之後,便攆離伺候的宮女,而他單獨站在門口守著。

秦中嶽有些亟不可待,坐下便直指著那小太監厲道:“你剛剛說的事,再給本宮一五一十的詳說一遍,快!”

小太監立馬跪地磕頭,言道:“太子殿下,奴才一直都在‘安和宮’大門外做灑掃的雜活,太後薨,奴才等人都在那裏守靈百日,這大年幾日才算換班的休憩兩日……”

“少說廢話,說正經的!”秦中嶽焦急的上前踢那小太監一腳,小太監揉了揉胳膊,連忙回道:

“太後薨的那日正好是奴才當差,那日肅郡王去了,他走了沒多久,太後才,才……”

“你此話可是當真?”秦中嶽牙齒咬的咯咯作響,那副模樣恨不得吃人一般。

小太監連忙磕頭,“奴才不敢撒謊,奴才願以這腦袋擔保!”

秦中嶽冷沉著臉,半晌都不吭聲,小太監哆嗦半天,一不是秦中嶽問此事關何事?二來也不知這太子殿下接下來還有什麼吩咐?

偷偷用眼角餘光上瞟,卻看不到秦中嶽去了何處,納罕的直起身,左右四處瞧半晌,都沒有人?

心裏頭略有慌亂,跪的腿腳酸疼,不知是否該從地上爬起來,而這會兒工夫,門外又進來一人,卻正是秦中嶽身邊的貼身太監路公公。

“起來吧,還不出去。”路公公挑眉不屑的吩咐。

小太監立馬起身,隨著路公公往外走,走至角落,路公公一金餅子塞了他手,小太監驚喜道謝,連連作揖,抬頭欲走,隻覺脖子一涼,倒地不起。

路公公從其手中拿回那金餅子擦了擦,擺手讓人將其扔了井裏。

一切好似從未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