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新式礦業(2)(2 / 3)

1900年,開平煤礦在義和團事件中受到牽連。一向反對義和團的張翼被英軍誤認為義和團的奸細抓了起來。開平煤礦在天津的辦事處被占,輪船、職員和財產都沒了蹤影。生產也受到嚴重影響,礦工們沒有心思采煤,紛紛準備武裝自衛。隨後礦務局被俄國趁亂占領,生產完全停止。張翼簽訂授權書,將開平煤礦全部委托給了英國人德璀琳,讓他負責整頓開平礦務局,或借洋債,或招洋人入股悉聽其便。德璀琳抓住機會,立即製定了整頓開平煤礦章程,請張翼過目,具體為以下八條:

一、開平礦業,仍前辦理。

二、張大人仍為該公司的督辦,是中國舊股東的代理人,並主持一切與政府交割的事務。

三、將該公司按照英國公司那樣在英國注冊,以達到基礎牢固,日後發達的效果。

四、將公司的股本增加到一百萬鎊,隨時招集新股,公司的事業從此可以擴充。

五、原來的股本有一百五十萬兩,一百兩為一股,共一萬五千股,現在變成新股,每股1鎊,舊股抵新股的二十五股。

六、以後無論新舊股東,不分先來後到,一律平等。

七、新公司在中國設立辦事處,並在英國倫敦設立參謀部。

八、舊公司存積產業約合五百萬兩,欠外債四百一十萬兩,賬目明晰,以待日後考核。

這八條簡單清楚地表明,德璀琳整頓的不是開平煤礦的生產和銷售,隻是股份和權力。如此野心昭著的“整頓章程”,張翼竟欣然同意。這隻是開平煤礦落入英國人手中的第一步,不過幾年,開平煤礦就輕而易舉地落入英國人手中,或者說是張翼把它拱手送給了英國人,變成了英國資本家在華的企業。

那麼,創建並一手扶持了開平煤礦的李鴻章呢?事實上,自從甲午戰爭後李鴻章就失掉了從前的地位和權力,早已無權過問開平煤礦的事。張翼與德璀琳簽訂以上八條的時候是1900年,而1901年李鴻章就帶著對洋務事業的遺憾離開了人世。

漠河金礦

開平隻開發了煤,而放棄了鐵,這是李鴻章統籌全局、抓大放小的戰略決策。但煤和鐵是相輔相成之物,李鴻章對金屬礦的開發熱情並沒有減少。從1881年到1891年,李鴻章奏請並被允準開辦的金屬礦有:熱河平泉銅礦、山東登州鉛礦、山東平度金礦、黑龍江漠河金礦、山東淄川鉛礦、熱河承德鉛礦、吉林樺川縣三姓金礦、熱河建平金礦。隻是這些金屬礦有的開發方法不對頭,沒產出大量的金屬,有的經營方法不對頭,籌集不到資金和股份,所以隻好關門。其中辦得較為成功,也最有影響的莫過於漠河金礦。

說到漠河金礦,最先提議開辦的並非李鴻章,而是黑龍江將軍恭鏜。所謂黑龍江將軍,是清朝設在東北邊疆的一種行政建製,將軍並不隻管理軍隊,而是統管當地的行政、軍政大權,與督撫職能大致相當。19世紀80年代,俄國人偷偷越過國境線,跑到中國漠河一帶挖金子,被黑龍江將軍恭鏜派兵驅逐。恭鏜上奏清帝:漠河所蘊黃金,與其由外國人偷挖,不如我們自己光明正大地挖;與其任民間私挖,不如由國家出麵開設金礦,有組織地挖。如此,於國於民都有利。此時,清駐俄公使劉瑞芬得到情報,被趕回去的沙俄不甘心就此罷手,他們已大規模組織官紳集股,必欲奪得漠河金礦而後已。清廷從鞏固防邊、充實國庫的角度出發,命熱衷於開發礦業、又有開辦開平煤礦和輪船招商局等企業經驗的李鴻章全權負責籌辦此事。李鴻章則派道員李金鏞負責此事。

李金鏞是江蘇無錫人,年輕時經過商、參加淮軍打過仗,後曾在琿春屯墾,又曾在璦琿與沙俄打過交道,對黑龍江和沙俄的情況都比較熟悉。李金鏞受到委派後,立即前往黑龍江漠河實地勘查,將樣品送到外國化驗。化驗的結果是:1千分中盡得金871分,銀71分,鉛、硫磺、鐵54分,其成分與美國舊金山之金相當。李金鏞隨即向李鴻章呈交了開辦漠河金礦章程,包括招集股本、延請礦師、購置機器、開通道路、開支利潤等十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