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繁忙的夏天過後,奇跡出現了,海明威就像長了彈簧一樣,每月平均長高一寸多。伴隨著身高的變化,海明威的體型也變得魁梧起來,原先的衣服穿在身上,隱約看到了細嫩的肚皮,褲腿兒也露出了一段腳脖。天漸漸涼了,葛萊絲給他第一次定做了一套衣褲。
十月十七日,瑪絲琳帶海明威參加了一個舞蹈俱樂部,這是他人生第一次接觸舞蹈,身材魁梧的他跳起舞來總顯得生硬,笨拙不靈活。對於他來說,動作的不協調帶給他無比的苦惱。一談起這,海明威總是顯得略帶自卑。
但上生物課時,他卻取得一次小小的勝利。他寫了一篇關於解剖蚱蜢的論文,一共寫了六頁紙。那時候就顯示出了寫作的天賦,那篇論文老師給他九十分,並注上“很好”二字的評語。
轉眼,海明威16歲了,他看上去比同齡人成熟,但骨子裏還是個孩子。那年夏天,發生了一件令他記憶深刻事兒,後來回想起來,他還是心有餘悸。那年暑假,海明威失手打死了私人農場的一隻藍色大蒼鷺,為此上了法庭,還差點兒進入勞改學校。這一幕在50年後被他改編成了一則充滿孩子氣的故事。
海明威喜歡講故事,更喜歡聽故事,他經常在學校的文學小報上發表文章。《關於顏色的問題》,是他中學時期的得意之作,是一個拳壇老將給年輕人講的一個幽默故事。
那個夏天,海明威迷上了拳擊運動,他年紀小,但是身材非常強壯魁梧,拳頭與拳頭的搏鬥過程讓小小的海明威體會到了生存的殘酷。
在寫作短片小說的同時,海明威還給學校《特拉伊茲》周報寫通訊報導。相比虛構的小說,生動有力的現實生活更能打動他的心扉。一九一六年春,周報刊登了他的一篇極為出色的報導,文章說,那年五月的一個夜晚,在自來水廠附近的一口塘旁邊,有人正要跳水自殺。一個名叫裏曼·華盛頓,海明威的一個拳友,見狀立即跳入水中將那人救上岸來。“警察局和公共社會福利服務部都高度讚揚裏曼·華盛頓救人於危急之中的英勇行為,”海明威寫道,“在被接見時,裏曼·華盛頓說,如果此事會帶來什麼不良後果的話,那便是我大衣口袋掉失了為書板報Tabaja撰寫的笑話資料。”
海明威的愛好還有徒步旅行,他與自然難以割舍,每一次的旅行總能讓他對自然有新的認識,給他枯燥的學業生活帶來些許樂趣。他和勞·克萊拉罕一起出發隨身攜帶帳子、毛毯、步程計,斧子、安全針、飯鍋、釣魚用具、罐頭刀、兩張地圖、衛生紙、一隻表、火柴、鹽、胡椒、指南針、一疊明信片、膠布、麥乳精、德國出產的甜味朱古力,兩支羹匙,兩把兩用的餐叉刀,備用短襪,一盒蟲魚餌,還有同樣重要的東西--鹹肉和玉米粉,準備釣到鱒魚後煮食之用。海明威從銀行取了七元錢作為旅途之用。
海明威升高中的時候,身高已經六尺,體重一百五十磅。就他現在的身體條件可以參加任何一支足球隊,可身材的變化沒有改變他的笨手笨腳,他的腳出奇的大,沒有一雙球鞋適合,雖然球技不佳,但海明威也樂在其中。
和運動比起來,他感到寫作容易得多,老師經常把他的文章作為範文讓同學誦讀。由於之前做了幾年的通訊員,海明威這一時期的文章大多故事情節逼真,人物刻畫細膩,海明威在讀高中時所寫的文章絕大部分是刊登在學校的《特拉佩斯》周刊上的遊記。在一九一六年十一月和一九一七年五月之間,他每一星期平均寫一篇以上的文章,大多數寫體育方麵的情況。有些文筆隨和,有些一本正經。
他的得意之作是《靈格·拉德納》,在芝加哥《論壇報》上連載的,受到廣泛好評。他在十二月份發表的一篇文章,題目是:《小靈格·拉德納急於發表文章》。但是他還沒有掌握拉德納這個人的寫作風格,尤其是那種沒有受過教育寫出來的文體。他工作草率,這篇文章是他貓在閣樓上,用一台舊得泛黃的打字機猛敲出來的,沒有任何審閱,就送給了主任約翰·蓋爾曼看。
整個初稿拚寫錯誤頻出,可與他在文章中所表現出來的橫豎不怕的闖勁相比,那些錯誤就顯得十分次要了。後來,他有句口頭禪,“你寫文章,可請別人替你改正錯別字”。
不成熟的靈格·拉德納為海明威開啟了寫作之路。盡管筆觸尚且稚嫩,但也樹立了自己的風格,文章如流水般呼之欲出,不像繡花般婆婆媽媽。
一腔熱情奔流而出,化作鏗鏘文字。點點滴滴都流露著作者的情懷,不做作,不虛空,猶如遙遠的原生態歌聲,粗獷,但是直抵內心。
4.新聞界羅曼史
如果說,成長曆程中的一切遭遇都源於自然演變。那麼,成年後的海明威將麵臨自己的第一個選擇--貼上哪一種職業標簽。
小時候,職業僅僅是一個概念,或是一些生活中的碎影,比如大人們每天忙碌的身影,相似的話語,或是麻木的表情。如今,作為生活方式的一種寄托,海明威也將與其為伴。但他心裏依舊樂觀,青春在蓬勃發展,他願以職業為舞台,一步步接近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