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旋光儀測定糖溶液濃度(1 / 2)

【實驗目的】

1.觀察光的偏振現象和偏振光通過旋光物質的旋光現象。

2.了解旋光儀的結構原理,學會測定旋光性溶液的旋光率和濃度的方法。

【實驗器材】

WXG-4型目視旋光儀,標準溶液,待測糖溶液,溫度計。

【預習要求】

1.什麼是光的偏振現象和物質的旋光現象?

2.旋光儀測量物質旋光性的原理是什麼?

3.如何正確使用WXG-4型目視旋光儀?

【儀器描述】

用WXG-4型旋光儀來測量旋光性溶液的旋光角。為了準確地測定旋光角α,儀器的讀數裝置采用雙遊標讀數,以消除度盤的偏心差。度盤等分為360格,分度值α=1°,角遊標的分度數n=20,因此角遊標的分度值i=αn=0.05°,與20分遊標卡尺的讀數方法相似。度盤和檢偏鏡聯結成一體,利用度盤轉動手輪做粗(小輪)、細(大輪)調節。遊標窗前裝有供讀遊標用的放大鏡。

旋光儀的光學係統

1.光源2.毛玻璃3.會聚光鏡4.濾色鏡5.起偏鏡6.石英片7.測試管端螺帽8.測試管9.測試管凸起部分10.檢偏鏡11.物鏡12.度盤與遊標13.度盤轉動細調手輪14.度盤轉動粗調手輪15.鏡筒調焦手輪16.目鏡17.遊標讀數放大鏡

物質旋光性測量的原理。首先將起偏鏡P1與檢偏鏡P2的偏振化方向調到正交,觀察到視場最暗。

然後裝上待測旋光溶液的試管,因旋光溶液的振動麵的旋轉,視場變亮,為此調節檢偏鏡P2,再次使視場調至最暗,這時檢偏鏡P2所轉過的角度,即為待測溶液的旋光度。

由於人眼很難準確地判斷視場是否全暗,會引起測量誤差。為此該旋光儀采用三分視場的方法來測量旋光溶液的旋光度。從旋光儀目鏡中觀察到的視場分為三個部分,一般情況下,中間部分和兩邊部分的亮度不同。當轉動檢偏鏡時,中間部分和兩邊部分將出現明暗交替變化。列出四種典型變化情況。由於在亮度不太強的情況下,人眼辨別亮度微小差別的能力較大,所以常取的視場為參考視場,並將此時檢偏鏡的位置作為刻度盤的零點,故稱該視場為零度視場。

當裝有待測旋光液的測試管放入旋光儀後,由於溶液的旋光性,使線偏振光的振動麵旋轉了一定角度,零度視場發生了變化。隻有將檢偏鏡轉過相同的角度,才能再次看到所示的視場,這個角度就是旋光度,它的數值可以由刻度盤和遊標上讀出。

為了操作方便,整個儀器的光學係統以50°傾角安裝在基座上。光源用50.W鈉光燈,波長為589.3.nm。檢偏鏡與刻度盤連接在一起,利用手輪可做精細轉動。

【實驗原理】

1.偏振現象光是電磁波,它的電場和磁場矢量互相垂直,且又垂直於光的傳播方向。通常用電矢量代表光矢量,並將光矢量與光的傳播方向所構成的平麵稱為振動麵。在與傳播方向垂直的平麵內,光矢量可能有各種各樣的振動狀態,稱為光的偏振態。若光的矢量方向是任意的,且各方向上光矢量大小的時間平均值是相等的,這種光稱為自然光;若光矢量可以是任何方向,但不同的方向其振幅不同,某一方向振動的振幅最強,而與該方向垂直的方向振動最弱,則稱為部分偏振光;若光矢量的方向始終不變,隻是它的振幅隨位相改變,光矢量的末端軌跡是一條直線,則稱為線偏振光。

將自然光變成偏振光的過程稱為起偏,起偏的裝置稱為起偏器。常用的起偏器有人工製造的偏振片、晶體起偏器,及其利用反射或多次透射(光的入射角為布儒斯特角)而獲得偏振光。自然光通過偏振片後,所形成偏振光的光矢量方向與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或稱透光軸)一致。

鑒別光的偏振狀態的過程稱為檢偏,檢偏的裝置稱為檢偏器。實際上起偏器也就是檢偏器,兩者是通用的。自然光通過作為起偏器的偏振片以後,變成光強為I0的偏振光,這個偏振光的光矢量與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同方位,而與作為檢偏器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的夾角為θ。根據馬呂斯定律,I0通過檢偏器後,透射光強為

I=I0cos2θ(2.8-1)

透射光仍為偏振光,其光矢量與檢偏器偏振化方向同方位。顯然,當以光線傳播方向為軸來轉動檢偏器時,透射光強I將發生周期性變化。當θ=0°時,透射光通量最大;當θ=90°時,透射光通量為極小值(消光狀態),接近全暗;當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