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沙灘上,我仰麵望著迷人的夜空,將意識向著天空延伸過去,一直延伸,延伸,再延伸。我想知道在天空之上,那雲層的後麵,有些什麼。意識遠去,早已脫離了我的控製,向著遠方飛去,不知它會帶給我什麼,在夜空的後麵有著什麼呢?星星,還是另一個世界?
當太陽升起時,我再次靜靜的坐在山石之上,感受著世界,感受著陽光、微風,還有青草的搖擺。這時,我感覺到了,我就是這環境中的一部分。海水的每一次波濤,風與水接觸的瞬間推動了海水的移動,海麵的水拉著、推著其他的水一起翻滾著,向著岸邊湧來。
水,時而融合時而又分離,在我意識的範圍之內,一切的變動皆為我所知,哪怕是水流翻轉而下,帶著無數空氣投入海麵,一串串的氣泡翻上,別有韻味。
這時,我仿佛感覺自己就如同神明一般,可以洞悉微毫。
可惜啊,這不過是一種假象。我的實力沒有什麼進步,對水係魔法的控製也沒見到太明顯的長進,凝結一滴水算是做到了,但最多不過堅持半日,想想十日的艱難,心情無比低落。
一連數日,我都不再訓練,隻是躺在一個陰暗的地方,什麼也不想,就那麼躺著。身邊的嬉戲,歡笑如同未聞,隻是望著眼前,不亂是一塊石頭還是一片沙,就那麼呆呆的看著,直到換一個姿勢,再換一個目標呆呆的望著。
恍恍惚惚的虛度了時光。
迷迷糊糊的走遍了海岸的沙灘。
直到那股大浪打濕了我的衣服。
那是一股巨浪,不知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浪。我走在沙灘之上,還被打濕了胸前的衣服,腰部以下更是被海水浸透,身體明顯的沉重了些。但那一刻仿佛有所感悟,這洶湧的浪也不過是一滴水與一滴水相聚而成的,不過是上萬滴水相聚而成的。
那麼一滴水也是由什麼相聚而成的吧。
對啊,水滴細微,但絕不等於那就是最小的水。如果能夠洞悉水的本源,那麼將無數的水元素相聚在一起就是一滴水,那麼水元素的多少就等於水的多少。再想想那風水的海浪,風,水,風與水,是風推著水,空氣。
我明白了,那一滴水之外是空氣,哈哈,我終於明白了,水不過是一種元素,而空氣也是一種元素,當水在空氣中它就形成了水滴,當空氣進入水元素的領地之後就形成了一個氣泡,水要離開空氣返回水的懷抱,空氣要離開水再與空氣相聚。
我知道我的錯誤在哪裏了,我隻考慮水,卻忽略了平時就在身邊的力量。
那空氣與寒冰又有什麼關係呢?
艾珀爾說過,老魔法師的書上也寫了,隻要保持水的形態就能感受到寒冰魔法。既然水的形態要借助空氣的力量,那麼寒冰魔法也是與空氣有關?
如果說水是動,那麼冰就是靜,隻要將水中的動變為靜就可以將水變為冰。可天冷的時候才會有冰,盡管魔法與自然不同,但畢竟難以脫離自然法則,與自然反則相悖大多要有代價。
看來我對這土地的認知太少,對空氣認知太少,終於明白感知大自然的價值了。
又是數日,我靜靜的坐著,一麵感受著周邊的一切,一麵思考著水與空氣的關係,同時還要盡可能的在指尖凝聚一滴水,一滴水不夠就兩滴,直到十個手指上都有一滴水為止。
十滴水可不是那麼好控製的,稍微放鬆一下就會失敗,開始時都忘記了對周邊的感知,全心全意的想著水滴不要動,水滴不要動。
當這種感覺成為習慣,始終存於意識之中後,我才有餘力繼續感知周邊的情況。
而意外的收獲很快就回報了我的努力,小手指上的一滴水凝結成了冰珠。
我反複的用意識掃過這冰珠,發現其中蘊含的水元素都安安靜靜的,一個挨著一個,一個擠著一個。它們互相拉著,緊緊的靠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緊密的矩陣。
原來是這樣。
我終於明白了,當風帶走了水中額外的活躍元素,其他元素逐漸的靜了下來,而靜下來的水元素一改柔韌的習性,竟然緊緊的抱在一起。如此這樣,一個柔弱至極的水滴,變成了一粒凝固堅實的冰晶。而冰晶的堅強可以抗拒空氣元素的幹擾,在魔力的驅動下,它們可以飛的更快、更遠。
不僅如此,冰晶還在向著周圍散布寒氣,將周圍的空氣凍結,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區域,在這個區域內的移動都慢了一分,盡管很微弱,但的確慢了一些。
我能感受到這力量的強大,如果我周圍的空氣都凝結起來,我的每一步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就如同在水中行走一般。看來寒冰魔法能令被擊中者降低運動能力就是這樣實現的,如果對方的實力足以無視這樣的阻力,那麼寒冰魔法的攻擊效果就要降低很多,隻能通過擊中帶來傷害了。
看來,我不需要繼續十日的練習了,寒冰魔法的奧妙我已經領悟到了,可以回去找艾珀爾學習啦。哼,看這回她還能賴掉不。老魔法師的那本書也很有幫助,以後還要多看看,處了找回身體之外,對於魔法的學習也是非常有用的。
當夜,與海邊的朋友們告別,我返回了洛丹倫,一條大路展現在我的麵前,我知道我的未來會怎樣,我知道我能怎樣,我知道我是一名真正的水係魔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