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比幹剖心(1 / 1)

謀篇第二

夫仁人輕貨,不可誘以利,可使出費;勇士輕難,不可懼以患,可使據危;智者達於數,明於理,不可欺以誠,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

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懼也——貪者易誘也,是因事而裁之。故為強者積於弱也;為直者,積於曲也;有餘者,積於不足也——此其道術也。

【譯文】

仁義之人輕視財貨,故此不能用私利去引誘他,但可以讓他們捐出財物;勇敢的壯士蔑視危難,所以不能用災患去恐嚇他,可以派他去抵禦危難;有智慧的聰明人通達禮數,明白事理,不能用虛假欺騙他,可以用道理來曉喻他,使他建功立業。這是三種難得的人才。

愚蠢的人容易被蒙蔽,不肖的人容易被恐嚇,貪婪的人易受誘惑,這就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手段。所以,強是由弱不斷累積而形成的,富足是由不足不斷積累起來的。這是計謀權術的運用。

【感悟】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強項和弱點,對待不同的人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要針對對方的弱點去要挾他,同時要順隨他的脾氣和長處去利用他,這樣就容易成功。

【故事】

“比幹剖心”比喻忠臣被害。

此典出自《史記·殷本紀》:“紂愈淫亂不止。微子數諫不聽,乃與大師、少師謀,遂去。”比幹曰:“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乃強諫紂。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剖比幹,觀其心。箕子懼,乃佯狂為奴,紂又囚之。殷之大師、少師乃持其祭樂器奔周。周武王於是遂率諸侯伐紂。

我國商(殷)朝的最後一個王叫帝辛,也叫紂。他雖然有一定的曆史功績,但卻是一個非常荒淫殘暴的人,並且剛愎自用,不願聽從別人的勸告。

周武王已經準備討伐殷紂王的時候,但是殷紂王卻毫無改悔之意,並且越來越淫亂。他同父異母的哥哥微子啟多次勸諫他改邪歸正,紂王根本不聽從他的勸告。無奈之下,微子就同太師、少師商議,一起躲藏到別的地方去。紂王的叔叔比幹說:“作為臣子,不得不冒死進諫。”於是,他對紂王強行勸諫。紂王大怒,說:“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個竅,我倒要看看你的心到底有幾個窟窿!”他居然殺死比幹,取出心來觀賞。紂王的堂兄弟箕子恐懼萬分,隻好裝瘋賣傻扮作奴隸,但紂王還是把他囚禁了起來。殷朝有些太師、少師一類的大官,甚至偷偷地拿走太廟裏的祭器、樂器,投奔了周武王。於是,周武王開始率領諸侯軍,大舉討伐殷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