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醫務人員應有的意誌
醫務人員在醫療過程中遇到主觀的和客觀的困難是難免的,如果沒有克服困難的意誌素養,就難以很好地完成任務。
1。正確的目的性和力求達到這一目的的堅定意向,是動員自己的全部力量以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這種意誌素養是和世界觀的發展直接聯係的,這是以為醫療衛生事業而獻身的誌向和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為基礎的。這種堅定的意向體現在精力與毅力方麵,繁重而複雜的醫務工作,沒有充沛的精力和頑強的毅力是難以完成任務的,精神飽滿地進行治療、手術、護理,是精力的表現;持續時間長久而能堅持,遇到困難而不畏縮是毅力的表現。搶救危重病人時爭分奪秒,連續操作,夜以繼日,不計時間,不顧疲勞,能不懈地、精神煥發地完成任是精力與毅力有機結合的表現。
意誌素養還表現在處理問題的果斷方麵,猶豫寡斷會耽誤病情,失去治療時機,果斷性是深謀遠慮和當機立斷相結合,是建立於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確切把握疾病過程諸因素的基礎之上的,是和敏捷的思維力相互聯係的。
沉著、自製,善於控製自己的情感,抑製無益的激情和衝動,危急情況下鎮定而不慌亂、緊張而有條不紊,都是醫務人員應具備的意誌素養。
2。耐心和容忍力是意誌力素養的具體表現意誌方麵的心理素養是以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對病人的深厚情感和對疾病過程中病人的病理、生理和心理活動的認識為基礎而形成的。知、情、意三者是有機的統一。
傾聽病人訴說是對耐心的最常見的考驗,首先,病人主訴是為診斷和治療提供第一手材料,也可能這種自身主觀體驗並不一定與客觀的生理檢驗指標完全相符,但對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其次,病人也可能講一些離開疾病主題的內容,如生活經曆或某些議論,但這正是為分析其患病的社會心理因素提供十分有益的材料,某些病人為隱私困擾,也許正是在醫護人員耐心傾聽的態度下道出致病的根源的,再次,應懂得傾聽病人傾訴的過程,是心理治療和心理谘詢的過程。病人傾訴自身的痛苦、積怨或憤恨,是一種宣泄和抒發,醫務人員給予恰當的解釋和誘導,使之得到安慰和解脫,或許暢敘,就可減輕一半疾病。更何況從而建立起來的醫患關係和病人的信賴會增加藥物等治療的效益,所以,在聽取病人訴說時,不論內容有無意義,都不可漫不經心,更不應表現出不耐煩應十分關注,給病人傾訴心事的機會。對有抑鬱和焦慮的病人來說,這是消?抑鬱和焦慮的一種途徑,不僅是禮貌問題,當然交談中要解除病人心理壓力,切忌發表沒有根據的意見。
另外,耐心還表現在善於等待疾病過程中轉折時機的成熟,當病情發展尚處於不明狀態時,缺乏耐心,過早做出診斷和采取治療措施,很可能南轅北轍。藥物或許掩蓋了疾病轉變的關鍵性因素,或造成非本質現象而貽誤病情。當然,善於等待是以豐富實踐經驗為基礎的,這和對疾病的認識、周密的觀察和果斷的判斷力等素養密切相關。
容忍力特別表現在對待一些由於病魔糾纏而影響心理正常活動的病人方麵。作為受到疾病甚至生命威脅的病人,由於焦慮和疾病過程中出現的挫折情景,會出現非正常的心理反應,或退化,或執拗,甚至用攻擊性態度對待醫護人員,對合理的治療和護理表示不滿,橫挑鼻子豎挑眼,輕者牢騷怪話,重者叫罵吵鬧,對待這種心理變態反應,醫護人員要雍容大度,容忍克製,應認識到這種異常情況雖不像精神病發作起來嚴重,但都屬於心理變態反應,並非針對某人某事。一般病人的情感和意誌比正常健康人脆弱,也往往缺乏自製力。故醫護人員要有足夠的容忍力,切忌口角或衝突,應耐心安撫,要從病人的病情出發進行勸說開導,同時還要向其他病人解釋,以諒解這種心理變態反應所引起的異常行為,這對其他的病人安心療養也是有益的。
耐心和容忍力在接待病人家屬方麵更為重要,由於對疾病過程的檢驗、治療的不理解和出於急切盼望病人康複的願望,家屬往往提種種不合理的要求,甚至態度粗暴,醫護人員要?心解釋,從而取得家屬的合作,家屬的情緒狀態和配合是否得力,對病人的影響作用很大。
四、醫務人員應有的性格
性格與氣質有十分密切的關係,這裏首先講一講氣質的概念。
氣質是決定個體心理活動動力的個體獨有的心理特性,是個體出生時固有的那種穩定的心理特性,也可以說,氣質是人典型的穩定的心理特征,它使一個人的行為獨具特色。遺傳因素對氣質的形成有較大影響。
氣質的概念,由希臘著名醫師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五世紀提出。他按人體四種體液(血液、黃膽汁、粘液、黑膽汁)區分人的氣質為多血質(活潑型)、膽汁質(興奮型)粘液質(安靜型)和抑鬱質(抑製型)等四種類型。這和巴甫洛夫把高級神經活動劃分為四種基本類型,即活潑型、強而不均衡型、安靜型和抑製型是相吻合的。也和我國春秋時代醫書中記載的按陰陽分強弱,把人分類為太陰、少陰、太陽、少陽和陰陽和平五種類型相近似。
任何氣質類型都有消極麵和積極麵,所以氣質不應以好壞來區分,而且不同的氣質並不決定一個人活動的社會價值和成就高低,某些氣質類型的表現對特定的醫務工作來說是不適宜的,但是實踐證明外界影響和主觀意誌努力調節,原來的氣質可被掩蓋或轉換。如膽汁質型(興奮型)氣質的人做了外科醫生,那麼他在進行手術這一精確、細致、耐心的工作過程中,要善於克製高興奮型的氣質特點。久而久之,在特定的時間和條件下,他有可能完全控製自己。一個抑鬱質型的內科醫生,常由於嚴重內向而不善於和病人交流信息,表情冷漠,態度呆板,因此,可能使病人產生不信任感而不予合作,這就需要運用主觀的意誌努力加以改善。
性格與氣質的關係很密切,它表現為人對客觀現實的穩定的態度以及與之相應的慣常行為方式。性格的形成較偏重於後天的社會因素,如環境、經曆等。不良的性格對任何工作都是有害的。醫務人員更需培養自己負責、勤奮、堅毅,!認真、細致、忠實、求是等良好的性格因素,在醫護實踐中做到認真負責、忠於職守、刻苦學習,以盡救死扶傷之天職。
關於氣質的轉換和性格的鍛煉,首先是要自知,正視現實,承認現實,了解自己在氣質和性格方麵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加強修養。其次是要了解客觀需要、工作需要,自己的氣質和性格要服從所從事的工作的需要。再者是要有事業心和責任心,為了社會主義醫藥衛生事業貢獻畢生精力,對人民的健康極端負責。因此要經常保持清醒頭腦,進行調節,使自己的行為符合要求。
第三節醫院的護理心理工作
醫院中的護理工作即要有嚴格的科學態度,更要有一顆熾熱的心,所以護理工作不僅是技術的工作,而且要通過心理學的知識去安慰鼓勵病人,使護理工作更加完善,護理心理是研究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心理學問題,是心理學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護理心理滲透在護理工作的全過程中,融於在各項護理措施之中,如不了解病人的心理便很難圓滿地執行護理職責
一、護理心理的意義和內容
醫療的任務是讓病人從疾病的痛苦中解脫出來,恢複原來的健康水平。醫生做出診斷和治療措施隻完成任務的一半,另一半要靠病人來完成,護理人員幫助病人認真執行醫囑是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注意護理心理便能順利地完成這一任務的另一半。具體說護理心理它包括三個方麵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