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中生活幾乎就是在唱片公司一邊培訓,一邊上學讀書之下走過的。在高三的時候,經過《合拾》專輯的回響和考驗,公司終於決定與另一家唱片公司聯手為我打造個人專輯。這樣的契機,讓我感覺又是一個希望蓬勃的開始,我以為我終於等到了,我走到夢想的邊緣了。即使這麼多年的等待,有苦有樂,有錄音間裏音樂人借故欺負“菜鳥”,要我去洗碗的難堪;有我母親無數次為我心疼、焦慮、流淚的煎熬;有經紀人對我的輕視,所隱藏在心靈深處的各種辛酸……但是公司這個企劃我終於盼到了。
才在雲端裏滿心歡喜的時候,我的人生卻來到了雙叉路口。我以為就此一路向著出片計劃前進就會迎來坦途,但我麵臨的是命運的轉盤,等待我投出最關鍵的“飛鏢”。相信全世界所有的高三生隻有一個共同目標,那就是一定要擠進大學神聖的殿堂。而我卻要麵臨出唱片或是考大學,隻能有一種選項的重大決定。此刻沒有人可以告訴我,這兩條路的前景如何?我應該選哪條道路,才不會給自己留下悔恨?我疑惑彷徨,萬一我的“飛鏢”投錯了怎麼辦?我不斷與家人斟酌討論,最後隻能依靠僅有十八歲智慧的自己,投擲出命運的抉擇。
由於當時我已經是“半藝人”狀態,高中所學的又是藝術表演,我唯一的升學出路就是報考藝術學院。在那時,人人都告訴我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是最難考的學府,每個人不停地灌輸我,想考進這兩個學院,是非常困難,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我越聽大家這麼說,越是勾起更大的挑戰欲望。我一直覺得,我這一生總是不停地在挑戰自己,於是在對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完全沒有概念的情況之下,我決定——考大學!
我決定讀大學,對於唱片公司的立場而言,是絕對會影響出片安排及宣傳力度的阻礙。在當年內地的唱片圈裏,也不流行所謂的雙棲藝人。雖然我單純地認為,出唱片當歌手和繼續讀大學、準備當演員是可以同時並行的。但公司還是希望我專心地為出專輯而準備,純粹地當一名專業歌手,做好歌手分內的工作就夠了,不要再因為四年的大學生涯,而又耽誤了自己音樂才華的展現和整個公司的出片計劃。
當時我非常明白公司的用心良苦,我也知道公司這麼多年供我讀書,給我租房子,聘請台灣專業老師教我作詞作曲各種音樂培訓,為的就是點點滴滴投注在我身上的精神和金錢,最終能得到回報!我不是不懂得感恩和知恩圖報,而是我更想加深自己的文化水平和素質,我不想成為一名知識水平有限的泛泛之輩,我希望到大學能增加自己更多的內涵和知識。公司為了出片與升學問題,給我做了許多思想工作和溝通。當然我和爸媽也陷入許多長遠的思考和壓力,公司立場完全沒有錯,但我想讀大學,擁有更好的學識,完成父母對我深深的期望也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