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靜下心,坐在電腦前,總會想著應該和大家分享些什麼有趣或新鮮的事情,今天剛好讀到一篇網絡轉載的文章,內容提到成長與家庭的話題,這也使得我整個腦海瞬間像坐上了時光機,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懷念起父親那個讓我碰不得的電子琴,也回想起媽媽第一次為我感到驕傲的笑容。雖然在過去記者的采訪中或是《皇冠》的專欄裏,已經陸續分享過自己的家庭和一些成長故事,但此刻種種小時候懵懂的畫麵,卻突然像大浪一波波地襲來……
許多幼兒時的記憶,都是從母親和奶奶口中聽來的。據說我出生的時候,遼寧錦州的出租車貴得離譜,於是爸爸騎著自行車,載著媽媽和我從醫院回家。我是家裏第一位新生兒,也是爺爺奶奶的第一個孫子,所以當我第一天從醫院被抱回家後,就開始享受家裏一切的特殊待遇。尤其我生來有雙大眼睛和一對濃眉,再加上自然卷的金黃色頭發,最常聽到大人們叫我“洋娃娃”,這些外形的特征,也變成長輩們喜歡帶我出門“炫耀”的資本,可是不知道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眼睛有些變化了,頭發慢慢地趨向棕黑色,直到大家看到我現在的模樣。
記得我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家裏有一台蠻大的收音機,當時最常從收音機裏聽到費翔唱的《冬天裏的一把火》,我會不由自主地跟著音樂舞動,身子又扭又跳,經常逗得爺爺奶奶和家人哈哈大笑,所以家裏要是有客人來,我總要應大人的要求扭扭跳跳,我不知道是不是從這時候就開始有了一些表演欲?或者是一個大紅臉盆開始啟發我歌唱的靈魂?
提到那個大紅臉盆,對幼兒時期的我來說,幾乎是我的遊泳池了,但其實它是我的澡盆,媽媽最喜歡在幫我洗澡的時候要求我唱歌。由於東北天氣特別寒冷,媽媽在我洗澡時,會特意燒兩個大火爐在我澡盆旁邊幫我禦寒,所以望著火爐唱著《冬天裏的一把火》,就成了我當時在澡盆裏的表演項目。現在我很喜歡在浴室裏唱歌,說不定還跟這個大紅臉盆的洗澡歲月有關呢。
小時候無聊時喜歡看電視,喜歡《西遊記》裏各種鮮活有趣的人物,每次看完《西遊記》,我就找地方躲起來,然後自己在那偷偷學著孫悟空和唐僧說話,在那比手畫腳,自己玩得不亦樂乎,還以為大人都不知道我的小秘密。那時候我也很喜歡看《封神榜》,印象中《封神榜》的主題曲,就是我學會唱的第一首電視主題曲。
小時候由於“洋娃娃”的臉孔,媽媽偶爾也會讓我穿上小花裙,把我打扮成像個女孩子,使得我走到哪裏都滿受歡迎的。雖然有時候也會很煩大人老愛我唱歌,但有時心情大好,居然也學唱了一小段京劇,惹得大人們對我又抱又親,當然我的臉頰也因此受罪不少,不知被多少人像麵團一樣地對待,揉揉又捏捏。有一次參加媽媽公司的旅遊,媽媽的同事們拿著遊覽車上的麥克風要我唱《世上隻有媽媽好》,那時我大概終於忍不住發脾氣了,居然不唱就是不唱,還外加嚎啕大哭賴皮到底,最後還要大人們拿著零食把我的眼淚收拾掉。
我的話題經常圍繞著對音樂和歌唱的喜愛,這和我父親脫離不了關係。我爸爸本身就特別喜歡音樂,在我很小的時候,記得爸爸買了一支橫笛回來,由於我年紀小,根本沒有力氣吹出聲音,但我特別愛不釋手。爺爺每次帶我出門去買菜,我一定帶著它當作我的寶物一樣,大人見我拿著笛子問我會不會吹,我就很努力地想學著爸爸吹出聲音,但是又吹不響,反而又逗笑了一堆人。
那時候爸爸也買了一架電子琴,可是這架電子琴就嚴禁我這個小孩碰觸了,誰都知道任何寶貝東西被小孩子碰到,都沒有好結果。所以我隻有在爸爸彈奏的時候才能接近他的寶貝,爸爸當時彈得最好的就是《東方紅》。我爸爸年輕的時候,其實也很喜歡追求新鮮的東西,就像現在的年輕人喜歡聽MP3一樣,每次他上班下班就會在騎著自行車的同時,身上帶著隨身聽,耳朵掛著耳機,一副很陶醉很享受的樣子。我見著了總喜歡拉下他的耳機,然後往自己的耳朵裏塞,嘴裏問著:“爸爸,你在聽什麼?我也要聽。”
這樣形象的爸爸,仿佛就像看到現在的自己,我也喜歡沉醉在耳邊響起的音樂世界裏,無拘無束地隨著音樂在街上走著,前進著,我想世界上最美好的就是音樂,可以讓人歡喜,也可以治愈人們的憂傷,這就是音樂的魅力。雖然我的家庭不是什麼音樂或歌唱世家,但我從小在父親的影響下,在母親的引導之下,對歌唱一直有股不滅的火苗,這道火苗不斷在我的胸懷裏燃燒,直到我青少年時期,這道火苗變成了一道光,帶我走向一道奇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