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最後的歲月(1 / 1)

同前兩次從英國歸來一樣,富蘭克林受到了家鄉人民的熱烈歡迎,隻不過這次比前兩次規模更加宏大,場麵更加熱鬧。

富蘭克林緩緩從船上走下來,他一邊走,一邊向歡迎他的人群揮手致意,人們發出了一片歡呼聲。

美國的人民已經把富蘭克林當作了心目中的英雄,他的名聲已經深深刻在美國人民心中。

在富蘭克林抵達費城後還不到一個月,賓夕法尼亞州議會選舉的日子就來到。富蘭克林被選入了州參事會,接著又被選為參事會主席。

在熱心參政議政之餘,富蘭克林仍熱衷於一些發明研究,進行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具的發明創造,如高架取書器等。

富蘭克林暮年回到費城後,一直渴望能回老家波士頓去看看它的變化,探訪故人。但是富蘭克林早已行動不便,不能騎馬了,平時出門一般需要坐轎,有時是步行去州政廳。因此,富蘭克林隻能在他的第二故鄉效命,他的第一故裏也隻能在他的夢裏出現了。

就在美國獨立戰爭就要結束時,應形勢所需,美國成立了聯邦政府,聯邦政府取代了大陸會議行使權力。

但聯邦政府的權力有限,各州仍保留著自己的主權、自由和獨立。因此,在解決戰後初期國內的各種經濟困難和政治動蕩時,聯邦政府也無所作為。於是,建立一個更強有力、更加集權的政府的要求提出來了。這就需要一個適應新形勢的憲法。

1787年3月28日,富蘭克林當選製憲會議的代表。5月14日,製憲會議在費城召開,在三四個月的會期中,富蘭克林每天11時到會。

富蘭克林在製憲會議中的作用主要是和解,不是引導代表們走向哪一特定的方向,而是設法使代表們保持一致。

到決議那一天,一些小州代表揚言,如果沒有平等代表席位,就散會。但在富蘭克林的協調下,人們的頭腦冷靜下來,會議開始了。

兩天後,富蘭克林再次呼籲持不同意見的雙方,各自作些讓步以達到立場的接近。

7月2日,富蘭克林被選入一個大委員會。在這個委員會中,一州隻有一名代表,任務是在大、小州的議員議席問題上尋找出妥協的辦法。

在大委員會會議上,富蘭克林首先提出在兩院都實行比例代表製,討論的結果是較小的州不同意。最後,在富蘭克林動議的基礎上,委員會達成了妥協。7月5日委員會向製憲會議報告了這一妥協方案。

9月17日,星期一,是最後簽署憲法的日子。賓州代表出現在州議會會場上,富蘭克林向議長發布了聯邦憲法簽署了的消息。聯邦憲法在賓州獲得批準。

富蘭克林終於有信心將美國的這部憲法比喻為東升的旭日了,他參與將這輪紅日托出海麵。這是富蘭克林為他所熱愛的祖國作出的最後一大貢獻。

1788年10月,托馬斯·密弗林當選州長,繼任了富蘭克林連任了三年的職位。

富蘭克林最終離開了他服務於其中六十餘年的政治生活。多年來竭心盡力的工作,耗損了他健壯結實的身體,樂天、開朗的富蘭克林終於被年老、疾病擊倒了。

現在,富蘭克林徹底閑下來了,他開始續寫自傳。其實富蘭克林早在1771年就開始動筆寫《富蘭克林自傳》了,不過由於平時工作太過繁忙,所以一直寫寫停停。

1786年11月26日,清閑下來的富蘭克林開始動筆繼寫自傳,以後又中斷了幾次。

1788年10月22日起又寫至12月9日結石病重為止。至此,富蘭克林不能再執筆寫作了。那以後,他隻能口述,由外孫筆錄。

最終,富蘭克林在自己的生命終結之前,完成了《富蘭克林自傳》,前後曆時17年。

1790年4月17日,富蘭克林好像知道自己就要離世,忽然起了床,請人們幫他整理一下床鋪,以便讓他死得像樣些。

女兒莎拉·富蘭克林聽了非常傷心,他對父親說,一定要好起來,再活許多年。

富蘭克林卻非常平靜地說:“我不希望這樣。”

就在那天23時,這位偉人走完了他84個春秋。本傑明·富蘭克林去世後,人們為他立了兩塊墓碑,一塊墓碑上刻著:

印刷工富蘭克林

一塊墓碑上刻著:

從蒼天處取得閃電,從暴君處取得民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