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彥(1915—1980.6),山西浮山人,航空研究院第十研究所(現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簡稱中航工業一飛院)首任黨委書記。1937 年4 月參加軍官教導團,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曆任山西決死四縱隊12 總隊副班長、民運隊員、特務連副政治指導員、政治指導員,山西晉綏邊六分區政治部除奸幹事、敵工幹事,山西晉綏區六分區武工七大隊副政委、政委,晉綏野戰12 旅22 團政治處保衛股長兼聯絡股長,一野20師58團政治指導員。1949年以後,曆任甘肅省獨立三軍20 團政治指導員,一野20師58團政治處副主任,海軍航空兵學校機械大隊副政委,海軍第二航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海軍航空兵中心維修廠政委,東海艦隊航空兵大場指揮所政治委員。1955年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三級解放勳章。1960 年9 月任水上飛機設計室(601室)黨支部書記,1963年7月任航空研究院第十研究所(現中航工業一飛院)黨委書記、核心小組組長;陝西機械廠(現中航工業西飛)黨委副書記等職務。1980年6月去世。
新中國成立後,李純彥從戰鬥部隊到航校,又到國防科研單位,他始終保持著革命戰爭時期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四海為家,無論到哪裏,無論工作崗位如何變化,他都盡職盡責,一片赤誠。
20世紀60年代初,我國處於暫時困難時期,在艱苦的條件下,李純彥擔起了組建大型飛機研究所的重擔。1960年9月27日,水上飛機設計室(601室)在南京正式成立。李純彥任書記並組成黨總支委員會。1961年11月13日,海軍發布《組建海軍特種飛機研究所》的命令(第十研究所),1963年7月李純彥任黨委書記。他帶領全所幹部職工,白手起家,艱苦創業,從消化現有型號飛機入手,培養和提高設計能力,為自行設計創造條件。針對所麵臨的困難,著重對全所職工進行勤儉建所和團結奮鬥的教育,號召全所職工統一思想,團結奮鬥,爭取勝利,明確和完成型號測繪研究和設計任務。
建所初期,由於所址長期不定,住房麵積和工作麵積不足,條件簡陋,生活和辦公都在一處。全所職工在李純彥帶領的黨委班子領導下,發揚我軍優良傳統,清晨出操,操後飯前抓緊時間學習,工作中努力鑽研,不畏艱難,型號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在極不安定的環境下,全所職工堅持科研設計,為發展我國的航空事業頑強奮鬥,改裝設計了一批部隊急需裝備,為研究所的發展成長鍛煉了一支骨幹隊伍。1964年4月,國防科委副主任、副總參謀長張愛萍,總政治部副主任鍾赤兵等領導到所視察,表揚了研究所艱苦奮鬥的精神,張愛萍副總長誇讚:“發揚了窮棒子精神!”
20多年來,李純彥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長期帶病忘我工作,為發展我國的航空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1980年6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