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有珍(1924.10—2003.12),遼寧旅順人,航空工業局資料室(現航空工業檔案館,簡稱中航工業檔案館)創建者。1938—1945年在大連的一家鐵工廠做學徒;1946—1947 年在大連振東工廠擔任製造炮彈的工作;1947—1948 年在裕華工廠(八一兵工廠)擔任工藝員;1948—1951 年在東北人民政府建新工業公司工程部擔任設計、檢驗員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任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配造科資料員;1952 年5 月—1960年任航空工業局資料室主任、資料編譯室副主任;1961—1964年任第三機械工業部航空工業局國營惠陽機械廠(現中航工業惠陽)檢驗科科長;1965—1968 年任第三機械工業部檔案館主管業務主任;1968—1970年在第三機械工業部“五七幹校”勞動;1974—1979年任第三機械工業部勘測公司車間主任、修理廠廠長、調研員。1985年12月離休,2003 年12月去世。

刁有珍在解放前夕因支援前線表現突出,分別在裕華工廠(八一兵工廠)和建新工業公司工程部立功受獎。

1951年1月,周恩來總理電告中共中央東北局,擬調大連建新工業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和管理工作骨幹著手組建航空工業局機關。1951年4月17日,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成立,局址在沈陽。航空工業局成立後,刁有珍由大連建新工業公司調至航空工業局,被委派負責航空工業技術資料工作,主要任務是接收、管理蘇聯援助的航空工業項目的技術資料,負責俄文資料管理和利用工作。根據航空工業局的要求,這些資料全部集中統一由航空工業局進行管理,包括歸檔、分類、編目、鑒定、複製、彙編、翻譯及利用等工作。經過刁有珍及技術資料人員的努力,彙編的主機附件、電氣、儀表方麵的係統資料,為生產、科研單位提供服務,得到了生產、科研單位的好評。

1952年5月,航空工業局由沈陽遷至北京。為了加強航空工業技術資料檔案管理工作,航空工業局成立了資料室,刁有珍為第一任資料室主任。為了掌握航空工業技術資料的全麵情況,1952年10月16日—11月10日,航空工業局組織進行了俄文資料大檢查。航空工業局技術科、資料科全體同誌參加,共26人,分6個組進行。通過檢查,核對數字,摸清了家底。檢查後,刁有珍和王永璉負責撰寫了這次技術資料大檢查工作的總結報告。

1953年1月6日,航空工業局以文件形式向第二機械工業部報送了《局資料室技術資料大檢查情況》的報告。在報告中,對資料室成立後接收的全部資料的種類、數量、保存情況等進行了全麵的介紹。1953年3月,刁有珍受航空工業局委派到120 廠(現中航工業東安)、122 廠(現中航工業哈飛)、111 廠(現中航工業黎明)、112 廠(現中航工業沈飛)核查俄文資料,為督促和指導基層檔案管理工作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