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了廣西有個叫恭城的縣城,又轉了小巴。雖然一路上大潘都在安慰大家,“快到了,快到了。”
除了不能說話的木青青,陳美夙和花乃井幾乎要把腸子都吐了出來。
“還有多久,在這麼顛下去,膽汁都要吐出來了。”
花乃井話音剛落,司機一個刹車把他們差點甩出了車廂,好在車廂就是個人肉罐頭,他們最多也就倒在別人的屁股或者大腿上。
下了車,木青青終於也忍受不了了,他狂吐了大概十分鍾,開著啞腔說:“我好歹也是一族之長,居然讓我受這種苦,你們這群城裏人太不懂得尊重長輩了。”
沒有人理會他。
步行了大約十公裏,好在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民風淳樸。花乃井一行受到了這裏人民的貴賓待遇。
沒到一處都有人耐心告訴他們進山的路。
六月底到處都是成熟的果子,山竹長在樹幹上,密密麻麻的就像很多黑色的蟲卵。
“我的媽呀,早知道這種東西是這麼長的,打死我也不會吃。”
路過荔枝園的時候,想起那句古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我們去吃一點吧。”
荔枝園的主人非常熱情,十塊錢就可以進去隨便吃。
“大媽,你們是什麼民族的啊?”
“漢族啊。”
花乃井以為到了這裏肯定已經是少數民族的區域了,想不到漢族人民早就滲透了大江南北,邊邊角角。
“這裏原來不是少數民族的地方嗎?”
“嗬嗬,早被趕進了大山裏了,現在這裏已經被漢化了好多年了,基本都是漢族人。”
“哦,這邊的荔枝真好吃,在我們城市賣好貴呢。”
大媽扇著草帽說,“以前更多,賣出山裏都便宜,現在天天開發,把我們種荔枝的田地都灑了藥,根本不能用了,產量少了,出去的就貴了。”
“啥?這又是那些無良開發商幹的好事吧。”
“那一年,征我們的果園,每家隻給兩千塊。我們都不願意,最後派了一輛小飛機往我們的果園裏撒蟲卵,你們都不知道,辛辛苦苦幾個月的果子就那麼毀了。”
花乃井和大潘對視了一眼,都覺得這樣的開發還不如不開發的好。
“對了,大媽,那你們這裏現在還有少數民族嗎?”
“有啊,少數民族都排外,他們現在躲在大山裏生活,輕易也不出來。路也七通八繞的,估計你們外麵的人進不去。”
大潘犯了難色,他把五十塊錢塞進那個大媽的手裏,“大媽,有什麼辦法能進去嗎?”
“有是有,但是你們這一行要偽裝下。”
種荔枝的大媽提供的方法原來是找專門負責外包那些苗寨和少數民族修屋工程的笑工程隊隊長。
“再閉塞的地方也要修屋子,他們那邊的工程隊可沒山外麵修房子的技術好。我們這的牛隊長專門進山幫他們修屋。”
荔枝大媽引見了牛隊長,一個黑瘦的農民。
“大叔,你好。我們想到少數民族的腹地看看,知道你經常進山幫他們修屋子,能不能麻煩你引個路。”
牛大叔伸出一隻手,手指勾了一勾,花乃井還沒明白過來是什麼意思,大潘問,“大叔,您看,一人一百成嗎?”
牛大叔站起身拍拍身上的土,微微點了一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