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被埋的石碑(1 / 1)

“你不覺得這種建築不合理嗎?”大潘無端發問。

沒有學過建築學的花乃井和陳美夙隻能一臉茫然的等著大潘解釋。

一般古村的祠堂都會放在村子的製高點,這是為了方便村民的遙祭和瞻仰。還有就是保持幹燥和發大水的時候哪怕淹了村子都不會禍及祠堂。

但是這個村子的祠堂居然是整個村子的正中央,而且還建了一個環形的水渠,這種構造,很容易造成祠堂木質結構的腐蝕,也不利於儲存族譜和重要的文書籍。

花乃井佩服的五體投地,上一次她用這麼崇拜的眼光去看的人是鍾書,“大潘,你怎麼知道這些?”

“我是學建築的啊。而且也見過不少這種古村落的建築方式,大同小異。”

陳美夙跟花乃井對望一眼,心照不宣。

“要麼這就是個假祠堂,放在這裏就是個障眼法,要麼就是還有別的說法。”大潘思索中。

花乃井突然想到那兩棵大樹中間的石碑問,“大潘,那樹旁邊的石碑你研究過嗎?”

“石碑已經陷下去大半截了,我早注意了,那肯定不是現在的東西,肯定是跟當時的樹根一起被後來漲起來的土埋了。而且從上麵的一小段來看,那應該是一個高至少四五米的石碑,而我們看到的最多就是一個頂尖尖。”

有些石碑頂上會做一個尖,那是裝飾用的,相對於石碑整體要小的多。如果如大潘所說的話,那個石碑應該大的無法想象。這樣看來那種裝飾用的石尖沒有字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這麼大的石碑豎在村口是做什麼用的呢,難道是村誌嗎?”

大潘咧嘴一笑,“祠堂裏不是有個村誌嗎?加起來也不過就一百字,也就是簡述下村子的來曆,哪裏需要這麼大一塊碑。”

花乃井想起來昨天的確看到祠堂裏有個村誌,沒多少字,就算刻在碑上,一米左右高的碑石就足夠了。

“何況,一般村誌都是很小的碑立在村口,本來也不希望被太多人知道的。這裏可能是一個告示。”

“告示?”陳美夙和花乃井異口同聲。

“對啊,你們在學校一般貼在最顯眼位置的大字報上會寫什麼?”

“學校的通知啊或者校方對某些同學的處分通知。”

大潘一拍大腿笑著說,“對,應該就是罪行碑,立在村口為了警示村民,並且刻成碑文,永世流傳以昭示罪大惡行。所謂罄竹難書,就是罪行太多,寫都寫不完,所以用了這麼大一塊碑石。”

花乃井蒙圈了半天,才說,“這得多大的罪行啊,用得著這麼大費周章。”

大潘也搖搖頭,“可惜我不考古,否則還真要研究一番。這麼大塊的石碑現在很少有了。”

他的話引起了花乃井的好奇心,要知道考古不考古的不重要,但是她私心覺得每解開一個這樣的詭異謎題,對自己現在的這種奇特經曆總會有幫助,更何況這個古村和當時的黃泉村實在是太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