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程大學創業教育學院於2011年12月底掛牌成立。經過招生宣講會、自願報名、填寫調查問卷、麵試選拔等方式,最終有95名同學成為第一期學員,現已自由組合成16個創業研討小組,在組內開展課程研討、創業調研、實施創業訓練項目、參與競賽等活動。學院於2012年4月舉辦開學典禮,現有授課教師7名,累計授課152學時,學院官網已於學期初開通。創業教育學院各項活動均得到了“一手店”學生千萬創業基金的支持,現已正式扶持創業項目2個,扶持創業資金共計200萬元。

2012年創業教育學院主要以“圍繞一個核心,堅持兩個結合,著力構建三個平台”為工作思路,探索建立麵上覆蓋、點上突破的創業教育體係,為有創業意願的學生提供一流的指導和服務。經過一學期的探索和實踐,創業教育學院已初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授課體係。

一、工作特色

(一)注重課程大綱建設,構建特色鮮明課程體係

經學院領導、老師深入調研,反複研討,創業教育學院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係最終確定。形成了以互動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為形式,鼓勵學生自學、討論、研究,加強課堂中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的人才培養方案。

學院成立之初,聘請了“一手店”董事長孫軍老師,哈工大法學院宋健強老師,我校人文學院蔡文學老師,經濟管理學院楊栩、楊洪濤、楊貴彬老師,科技園吳丹老師等名師作為第一期學員班授課教師。

(二)推進理論授課環節,提升學生創業理論水平

創業教育學院的理論課程包含12個模塊,這些係統化、專業化的創業理論課程,對學員增長創業知識、提升創業理論水平、培養創業能力提供了有利條件。學院開設的理論課程分別為:創業導論、法律模塊、企業戰略模塊、市場營銷模塊、初創人力資源模塊、企業形象策劃模塊、財務會計模塊、領導力模塊、創業座談會、“商道”創業軟件培訓、創業市場調研、創業經驗交流等。

學院以創新形式開展授課活動,變傳統授課模式為研討、辯論、演講等互動交流的新型授課模式,形式多樣、富有創新,充分調動了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使老師有效引領學生,使學生充分展現自我,課堂成效顯著,學員收獲良多。

此外,學院還開創性地輔助理論課程開展特色活動,如舉辦“商道”創業軟件培訓,模擬企業經營,培養經理人思維,提升學員創業能力;邀請學員身邊的成功創業者,如奧鬆機器人公司總經理於欣龍等,與學員交流創業感悟,學習成功經驗;開展創業市場調研,進一步挖掘市場潛力,增強團隊凝聚力;舉辦創業座談會,鼓勵學員對學院建言獻策,提出建議和設想。

(三)豐富活動課程建設,激發學生創業實踐熱情

學院在注重理論課程的同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創業活動課程。主要包括:暑期營銷實戰大賽、企業文化參觀、創業素質拓展訓練等,激發了學生的創業實踐熱情,使創業課程更生動,更具吸引力。

5月份啟動的暑期營銷實戰大賽現已有130人報名,最高獎金2萬元,有高達50%的獲獎率,在我校掀起了暑期營銷的熱潮;學院組織學員參加了“一手店”的企業聯歡晚會,感動熱烈的現場氛圍,增強了學員對於企業文化的切身感悟;創業素質拓展訓練之創意野餐大賽,讓學員在品嚐美味的同時體會團隊協作的重要,加之創業導師的現場點評,使參與活動的學員受益無窮。

總之,創業教育學院精心打造特色、豐富、有益、勵誌的創業課程,使創業教育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四)突出創業實訓環節,積累學生創業實戰經驗

在做好創業課程的同時,學院充分為學員提供創業實戰機會,動員並指導創業教育學院學員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共計有創業教育學院的13個團隊申請成功,項目包括科技產品、電子商務、中介傳媒、教育輔導、軟件開發等,這些項目的成功申報使學員能夠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創業實戰中,真正地學以致用。

在“一手店”大學生千萬創業基金的支持下,創業教育學院學員發起的“微型電影院”和“韓式餐廳”兩個項目申請成功,先後獲得共計200萬的資金支持,現仍有咖啡廳項目、綠色糧食禮品項目等數十個項目在進一步洽談中。“一手店”董事長孫軍策劃發起成立智遠投資谘詢公司,由學生自主開展業務經營子公司,進一步助推學生創業。啟航KTV和“第三空間”咖啡廳也正在探索作為創業教育學院實訓基地的新模式,全部由創業教育學院學員經營管理,以期為學員創業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提供有力保證。

二、不足之處

1.教師勞動報酬難以解決。創業教育學院授課教師均屬業內名師,但學院遲遲無法兌現其勞動報酬,第一期學員班的7位教師均為學員義務講課,雖然教學積極性未受影響,但無法保證教學工作的持續性、係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