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大勢所趨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1999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提出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素質教育的重點。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思想和實踐模式,其核心是在全麵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研究和解決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等問題進行了研究與解決。它既是一種教育理念,又是一種實踐模式。而科技創新又是我們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大核心問題。

一部科學發展史就是不斷提出問題和解答問題的曆史。科學發展需要“問題”,創新人才的成長需要“問題意識”。強烈的問題意識是思維的基本動力,也是創新的基本動力。所謂的“問題意識”,就是人們在遇到難以理解和解決的問題時所產生的懷疑、困惑、焦慮、探索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又驅使個體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問題意識”強的人,善於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更善於提出問題。提出問題是解決難題的關鍵,是創新的起點和開端,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問題意識”是創新的基石,在思維過程和科技創新活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切入點。

作為新一代大學生,要接受創新教育,進行創新實踐,首先要樹立遠大誌向。誌向決定人生方向。有誌者自有千方百計,無誌者隻覺千難萬苦。諸葛亮說“誌當存高遠”,意思是崇高的理想可以激發人的才智,激勵人們奮發向上。一個人沒有遠大誌向,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就會失去人生前進的內在動力,生命就會黯淡無光。其次,我們要留意培養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因為愛好和興趣,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對能否在科學研究中取得成就,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天才出於勤奮”,這句話有道理,但不全對。在許多情況下,“勤奮”、“努力”是“表”,興趣、愛好是“裏”。具有強烈興趣的人也許不認為自己是勤奮和努力的,而是認為自己在休息,因為這是娛樂和遊戲,做這件事使他感到心情舒暢,他全神貫注而津津有味。當我們把創新當做人生的一大樂趣,就會源源不斷地進行創新實踐,思如泉湧,為創新提供不竭的動力。

創新性學習的功能在於通過學習提高一個人發現、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問題的能力,以迎接日新月異的變化。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隻有學會創新性學習,才能在知識競爭激烈的21世紀立於不敗之地,在21世紀的科技洪流中興波擊水,浪遏飛舟。

科技引領時代,創新造就人才。處處留心皆學問,事事深思皆創新。哈爾濱工程大學為最廣大同學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超越自我,進行科技創新的舞台,旨在吸引更多青年學生關注科技創新,彼此進行思想交流;增加學生對科技創新的興趣,使更多的學生加入科技創新隊伍,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動手能力。新一年科技創新隊伍,期待你的加入,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給自己一個創新的機會,發掘自己的創新潛能,力做科創精英,為青春留下絢爛的一筆。

創新育人才,活動引先鋒

大學生創新教育不隻是創新知識的教育,而是一項係統教育工程。它包括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團隊精神、領袖魅力、生活態度、實踐能力等素質的培養,其核心是對青年學生的人格教育。

大學生創新教育包括創新教育教學和創新教育活動兩大板塊。其中,創新教育教學是大學生獲得創新知識的最重要的來源之一,也是曆來備受重視的一種教育形式;創新教育活動包含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科研立項、科普活動、學術論壇、科技社團活動、學術論文撰寫、專利申請、科技創業孵化等內容,是創新教育教學實際運用的重要載體,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是塑造學生人格的重要手段,是為國家工業化、信息化和國防現代化培養大批可靠頂用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必經之路。

一、對大學生創新教育活動的認識

1.大學生創新教育活動不是奢侈品,是每個學生享有的教育權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在戰略目標、戰略主題、工作方針等部分多次對教育資源要麵向全體學生及教育公平進行了論述。2010年5月,我校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大會明確了我校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的指導思想,定位學生創新教育活動要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努力打造大學生創新活動的平台,為每一個學生提供科技創新的條件,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科技創新活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科技創新活動中得到提高。

2.大學生創新教育活動不是負擔,是亟待發掘的資源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是立校強校的基礎、關鍵和保證。考評院係辦學質量的關鍵指標是培養出怎樣的人才。優秀學生資源相對有限,良好的創新氛圍是院係吸引優秀學生的魅力之一。同時,參與創新教育活動培養的團隊協作精神、領導溝通能力等人格方麵的塑造,相信是培養未來更多傑出校友的重要基石。因此,各院係開展大學生創新教育活動不應該感覺是負擔,而應從培養優秀人才的高度出發給予充分重視。

3.大學生創新教育活動不是選修,是人才培養的必修課

創新教育活動不是可有可無,無論對國家、對學校、對院係還是對學生本身,都是不可或缺的環節。因此,對於大學生創新教育活動,各院係、教師和學生都應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