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財富英雄——創造奇跡,他們的事跡最具勵誌意義(5)(1 / 2)

韋爾奇在塞勒姆高中讀最後一年的時候,在學校舉行的冰球賽中,韋爾奇所在班的球隊連續擊敗了3個球隊,但在贏得了這3場比賽後,這支球隊卻連續敗北,而且每場都是一球之差,所以,在第7場比賽中,韋爾奇嫉妒地渴望獲勝。當時韋爾奇是他所在隊的副隊長,在這最後一場比賽中,韋爾奇自己打進了兩球,隊員們頓時精神大振。雙方打成2比2,比賽進入加時賽,但是對方球隊很快就進了一球,比賽又輸了。韋爾奇沮喪極了,頭也不回地衝進了休息室,大家正在那裏換球衣的時候,門突然開了,韋爾奇的母親大步走了進來,一把揪住了他的衣領,衝著他大吼道:“如果你不知道失敗是什麼,你就永遠都不會知道怎樣才能獲得成功,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你就最好不要來參加比賽。”在那麼多球員麵前,韋爾奇遭到了羞辱,但母親的那些話他一輩子都沒有再忘記過。

後來韋爾奇回憶說,正是母親的熱情、活力、失望和愛才使得他恢複了信心,母親一直都是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人,她教會了他競爭的價值,教會了他如何麵對勝利的喜悅和前進中必要的失敗。

韋爾奇辭職

1960年10月17日,韋爾奇開始了在通用電氣公司的職業生涯。他的第一項任務是找到一個製造PPO(一種用於化工的新材料)的示範場地,然後把工廠建立起來。在皮茨菲爾德的一座破敗的樓房裏,他與另外一名化學專家為了建立這座工廠,花費了許多心血和精力。

一年之後,這個工廠終於建立起來,傑克得到了很高的年度評語。但是,讓他失望的是,通用電氣公司隻按照標準給他加了1000美元。因為無論表現得好與壞,每個人都獲得了同樣的加薪。在這一刻,傑克感到這個公司的官僚主義是如此嚴重,體製是如此僵化,和他以前想象的完全不同。於是,他準備辭職,去伊利諾斯州國際礦物化學公司工作。

當時,作為部門負責人的魯本·古托夫聽到韋爾奇即將離職的消息非常震驚,他決心不惜一切代價留住這位與眾不同的年輕人。於是,他在告別宴會的前一天,邀請韋爾奇夫婦共進晚餐。在就餐之際,古托夫對韋爾奇展開4個小時的說服攻勢。他保證,他將使韋爾奇不受官僚作風的糾纏,並將利用大公司的資源為韋爾奇創立一個小公司的工作環境。古托夫說:“相信我,隻要我在公司一天,你就能利用大公司最好的部分進行工作,最差的一部分將離你遠遠的。”

第二天,韋爾奇終於做出了肯定的答複。

多年以後,魯本·古托夫回憶說,我今生最成功的推銷就是留住了韋爾奇,因為留住了韋爾奇,才留住了通用今天的輝煌。當然這隻是表麵現象,實際上,魯本·古托夫更大的功勞是留住了一種用人機製。在之後的幾十年中,韋爾奇使大公司的實力和小公司的靈活性相結合的能力得到了驗證。古托夫為韋爾奇創造了這種環境,韋爾奇又為更多的人創造了這種環境。

○謹記著當傻瓜的時候所做過的蠢事,不再重犯。

○領導者不必親自劃船,但他必須有乘風破浪的辦法。

○人們都想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所建樹,如果用積極的心態麵對這些問題,事情就總會有解決辦法的。

J·P·摩根——美國金融巨頭,

華爾街的拿破侖

國籍:美國

出生地:康涅狄格州哈特福

生卒年:1837—1912

身份:金融家

公司:摩根商行

他操縱著20世紀初帝國的天秤,好像要占有世上一切美好的東西。

——傳記作家瓊·斯特勞斯

1J·P·摩根是“美國金融界的拿破侖”。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冒險家,經曆了艱難曲折和不懈的努力,一一擊敗強大的對手,在美國金融界獨霸一方,成為紐約華爾街一個呼風喚雨的人物。

2J·P·摩根曾兩度使美國經濟起死回生,是對美國發展進程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1837年4月17日,約翰·皮爾龐特·摩根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哈特福。摩根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成功的商人。

摩根從少年時代起就開始遊曆歐洲與北美各地,並且他所受的良好的教育使他有了一雙銳利而堅定的眼睛,來審視他所處的世界。

17歲時的摩根在德國哥廷根大學求學。他常常為成為偶像俾斯麥的校友而驕傲。在這裏,他創立了一個延續至今的“學生團組織”,摩根成了“學生團”的積極參與者與支持者。每當學生團有活動項目,他便頭戴用羽毛做的帽子,身穿皮革背心,腰間緊係寬寬的皮帶,腰上掛著刀,手捧著煙管,無論如何辛辣,他都興奮地吞吐吸食著濃烈的煙氣,他感到此時可以征服一切,能夠改變世界。摩根的拚搏精神,就是從這裏誕生的。

從哥廷根大學畢業後,摩根來到鄧肯商行任職。摩根特有的素質與生活的磨練,使他在鄧肯商行幹得非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