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6月,比爾·蓋茨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執意中斷了在哈佛大學的學業,和他的好友保羅·艾倫一起在新墨西哥州的阿爾伯克基創建了自己的公司——微軟公司,這個名字也是微型計算機和軟件公司的縮寫。
1986年,微軟正式上市有關比爾·蓋茨創業最有名也最讓人非議的故事是這樣的,當年IBM公司找他為IBM的新型個人電腦寫操作係統時,蓋茨手頭並沒有現成的程序。但他知道有一家叫“西雅圖電腦產品”的小公司有一種操作係統叫86——DOS,他果斷地以75萬美元買下這個係統,加以改寫,改名MS——DOS,放到IBM公司的個人電腦中。就是這個名為MS——DOS的操作係統打下了後來微軟帝國的江山。現在IBM每賣一台電腦,都要付給微軟版稅。目前,全世界約有7000萬台IBM和與IBM兼容的個人電腦,其中使用MS——DOS係統的約占市場的90%。另外蘋果電腦占該市場的10%,而蘋果電腦的軟件供應者也是微軟。
這項交易,被稱為是劃時代的交易。蓋茨眼明手快,看準了IBM公司的個人電腦將來會執計算機市場的牛耳,把一個實際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買下後立即又賣給IBM公司。
1981年微軟公司和IBM公司合作,推出新型的個人電腦,刺激電腦行業的人開始投注更多的精力在軟件上,改寫了電腦軟件工業。當年是不到100個競爭者的軟件市場,今天已經成為3萬多家軟體公司爭奪百億美元市場的激烈戰場。而上世紀70年代末期,和蓋茨一起競爭或奮鬥的電腦軟體的拓荒者,大多數都已退出個人電腦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蓋茨說:“早年有很多人做了很多好軟件,但是他們沒有那樣的動機或誌向,去創立或管理自己的公司。”而微軟公司完全是靠開發電腦軟件發展壯大的。
在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的幾年間,比爾·蓋茨及其微軟公司從鮮為人知發展到占據了個人電腦所用軟件的開發和服務市場的大部分。微軟公司在短短的幾年間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幾乎壟斷了個人電腦市場的所有領域,這完全應該歸功於比爾·蓋茨本人經商的本領。
從1995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中,比爾·蓋茨連續13年蟬聯世界首富。2008年6月27日,比爾·蓋茨正式退出微軟公司,並把580億美元個人財產盡數捐到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
盡力而為與竭盡全力
戴爾·泰勒是美國西雅圖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師。有一次,他向他所在教會學校的一個班的學生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獵人帶著他馴養的獵狗去山上打獵,一隻野兔從他身邊狂奔而去,獵人舉槍就射,結果將野兔的腿打傷,帶傷的野兔向叢林中跑去,獵狗看到受傷的野兔想逃,立刻前去追趕,隻見野兔拖著受傷的腿越跑越快,而獵狗也在盡力追趕,但最終還是讓野兔跑了。
野兔回到家,其他野兔都帶著驚訝的神情問受傷的野兔,為什麼你在受傷的情況下還能逃脫獵狗的追趕?真不可思議。野兔回答說:“你們知道嗎,獵狗是為了獲得主人的獎賞追趕我,它已經盡力了。而我是竭盡全力在跑,否則我會成為他們的盤中餐,所以我能在受傷的情況下逃脫獵狗的追趕。”
泰勒牧師講完故事之後,又鄭重其事地向全班承諾:誰要是能背出《聖經·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所有內容,他就邀請誰去西雅圖的“太空針”高塔餐廳參加免費聚餐會。
《聖經·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內容有幾萬字,而且不押韻,要背誦其全文無疑有非常大的難度。盡管參加免費聚餐會是許多學生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淺嚐輒止,望而卻步了。
幾天後,班中一個11歲的男孩,胸有成竹地站在泰勒牧師的麵前,從頭到尾地按要求背誦下來,竟然一字不漏,沒出一點差錯,而且到了最後,簡直成了聲情並茂的朗誦。
泰勒牧師十分驚訝,因為他非常清楚,即使是在成年的信徒中,要背誦這些篇幅的人也是罕見的,何況是一個年僅11歲的孩子。泰勒不禁好奇地問:“你為什麼能背下這麼長的文字呢?”
這個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因為我竭盡全力。”
這個男孩不是別人,正是日後成為世界首富的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給青少年的11條準則
1適應生活: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適應它。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2成功是你的人格資本:這世界並不會在意你的自尊。這世界指望你在自我感覺良好之前先要有所成就。成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成功可以改變你的人格和尊嚴,自負是愚蠢的。
3別希望不勞而獲:高中剛畢業的你不會一年掙4萬美元。你不會成為一個公司的副總裁,並擁有一部裝有電話的汽車,直到你將此職位和汽車電話都掙到手。成功不會自動降臨,成功來自積極的努力,要分解目標,循序漸進,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