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斷其死
李時珍在以一根銀針救活母子兩人後,許多人都想見一見這位神醫。一天,有家藥店老板的兒子正在櫃台上大吃大喝,聽說了之後,也想去看看熱鬧。他費了好大力氣終於擠到李時珍麵前,問道:“先生,你看我有什麼病嗎?”李時珍見此人氣色不好,趕忙給他診脈,過後,十分惋惜地說道:“小兄弟,可惜呀,年紀輕輕,活不了三個時辰了,請趕快回家去吧,免得家裏人到處找。”眾人都不信,那個藥店老板的兒子更是大罵不止,後來在眾人的勸說下,方才氣咻咻地走了。果不其然,不到三個時辰,這個人便死掉了。原來此人吃飯過飽,縱身一跳,腸子斷了,內髒受損。由此,人們更是驚歎李時珍的神奇醫術了。
○百病必先治其本,後治其標。
——《本草綱目》
○窺天地之奧而達造化之極。
錢學森——中國導彈之父
國籍:中國
出生地:上海
生卒年:1911—2009
身份:科學家
畢業院校: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大千宇宙,浩瀚長空,全納入赤子心胸。驚世兩彈,衝霄一星,盡凝鑄中華豪情,霜鬢不墜青雲誌。壽至期頤,回首望去,隻付默默一笑中。
——感動中國推選員閻肅
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裏,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
——美國前海軍次長金布爾
1錢學森是人類航天科技的重要開創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領域的世界級權威、空氣動力學學科的第三代擎旗人,是工程控製論的創始人,是二十世紀應用數學和應用力學領域的領袖人物——堪稱二十世紀應用科學領域最為傑出的科學家。
2錢學森是新中國老一輩科學家團體中,影響最大、功勳最為卓著的傑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國愛國留學歸國人員中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建設者。
3錢學森是新中國曆史上偉大的人民科學家: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火箭之王”、“中國自動化控製之父”。
1911年12月11日,錢學森出生於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3歲的錢學森隨父母從上海遷居北京。當時正值軍閥混戰時期,動亂紛繁,人們崇尚權謀,鄙薄實務,社會環境惡化。錢學森有幸進入了北京師大附中這所得天獨厚的好學校。
北師大附中課業繁多,教學要求高,但文理皆備,音樂美術也受到重視,學校不求學生死記硬背,提倡重在理解,鼓勵學生在學好必修課的同時,按文史、理工兩部再學選修課程。雖然課程多,但思想上沒有壓力,錢學森學得很愉快。
1929年夏,錢學森考入了仰慕已久的上海交通大學。交大上下“嚴”字當頭,考80分的不算好學生,學校規定對重要課程的課文,必須熟讀硬記,原原本本地背下來,這與北師大附中寬鬆的環境大相徑庭。錢學森深深懂得“嚴師出高徒”的道理,十分理解老師們的良苦用心,因此刻苦努力,博學強記,以濃厚的興趣和頑強的毅力學好每門課,成績都達到95分以上,一冊《分析化學》,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竟能一字不漏地背誦下來。
錢學森畢業照1935年,錢學森從上海交大機械工程係畢業一年後,決定到歐美國家深造。經過考試,他取得了清華大學公費留美的資格,不久他便踏上了去美國的航程。他在麻省理工學院航空係留學期間學習飛機製造專業,因為這對於中國當時還是一個空白。錢學森努力鑽研,一年後,他便以優異成績獲得航空係碩士學位。學工必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到飛機工廠實習與工作是不可或缺的步驟,但美國航空企業不歡迎中國人去,這是錢學森沒有想到的。一個標榜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的國度,居然存在著如此的種族歧視,具有強烈民族自尊心的錢學森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祖國強盛的可貴。冷遇和挫折並沒有動搖錢學森強烈的求知渴望,反而增添了他頑強拚搏的勇氣。
1936年10月,錢學森轉學到加州理工學院。錢學森是慕名而來的。因為,坐落在洛杉磯市郊帕薩迪納的加州理工學院航空係,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空氣動力學教授馮·卡門,是匈牙利人。可後來的事,他自己可能都沒想到,居然能成為馮·卡門教授的學生,並且成為其中的佼佼者,提升為他的最得力助手。
20世紀30年代初,航空科學還處於繈褓之中。馮·卡門當時是這一領域的頂尖人物,後來被譽為“超音速飛行之父”。1970年,月亮上的某一隕石坑被冠以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