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5月,列寧全家遷往薩馬拉城。1891年21歲的列寧以校外生的資格通過了彼得堡大學的畢業考試。並被授予優等生畢業文憑。在薩馬拉城,列寧組織了當地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小組,並寫了最早的一篇論文:《農民生活中新的經濟變動》。1893年8月,列寧移居彼得堡(現列寧格勒城)。從此,揭開他革命生涯中新的篇章。
1895年秋,在列寧的領導下,彼得堡所有的馬克思主義小組聯合成了一個統一的政治組織,並命名為“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這個鬥爭協會是以群眾性工人運動為基礎的革命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萌芽。它隻活動了不長的一段時間,以列寧為首的一批骨幹就被逮捕了,列寧先是被監禁,後被流放西伯利亞。在流放期間列寧總結了該協會的鬥爭經驗,用以指導俄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建設工作。
1898年3月初,當列寧還在流放地時,俄國的一批社會主義者就召開了第一次黨的代表大會,宣告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建立。以列寧為首的流放者集會宣布加入社會民主工黨。事實上“一大”並沒有把黨真正建立起來。在委員會中經濟派占據了優勢,“一大”後,組織上更加渙散、政治上更加動搖、思想上更加混亂,經濟派成為建黨的主要障礙。1900年列寧創辦的《火星報》和1901—1902年期間他寫的《怎麼辦》一書,粉碎了經濟主義。1903年7月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召開的第二次代表大會上通過了黨綱和黨章。在討論黨章時,黨內產生了尖銳分歧,誕生了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和以馬爾托夫為首的孟什維克。第二次代表大會之後布爾什維克同孟什維克推行的機會主義組織路線和策略路線進行了不調和的鬥爭。
十月革命1905年俄國第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爆發後,列寧於11月由國外回到彼得堡。1905年11月至1906年8月直接領導革命鬥爭。1907年12月根據黨的決議再度出國。1912年1月領導在布拉格單獨舉行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六次代表會議,把孟什維克清除出黨,使布爾什維克黨正式成為一個獨立的政黨,兩派從此分道揚鑣。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列寧宣稱第二國際業已死亡,號召“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同年9月去瑞士,兩次組織各國反戰社會主義者的反戰大會。1917年發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後階段》,分析了什麼是戰爭的真正原因。1917年2月俄國資產階級經過民主革命,推翻沙皇政府後,產生了由克倫斯基為首的資產階級自由派政黨組成的臨時政府,該政府繼續進行世界戰爭,無力使經濟免於崩潰。同年4月列寧從瑞士回到彼得格勒,提出把土地分給農民和政府控製的私營工商業的政策,使布爾什維克贏得全國各地蘇維埃的支持;提出“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戰鬥口號。10月20日左右,列寧回到彼得格勒召開中央委員會會議,通過武裝奪取政權的決議。列寧親自領導了武裝起義,於1917年11月7日獲得勝利,史稱“十月革命”。11月8日在全俄第二次蘇維埃代表大會上,他宣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並當選為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主席。
蘇維埃政權誕生後,列寧和德國簽訂了對俄國非常不利的《布列斯特和約》。1918年列寧遇刺受傷,很快康複。1919年3月主持召開共產國際成立大會(第三國際),主張民族自決。1918年到1920年的內戰中,列寧艱苦地組織工農紅軍,動員人力,挖掘資源,支持軍隊作戰,最後消滅了受協約國支持的白軍。1922年春,列寧身患重病。同年4月,醫生從他的頸部取出被打進的兩顆子彈中的一顆,一個月後,他又患局部癱瘓症,不能講話。1923年3月10日起,他完全停止了政治活動。
1924年1月21日下午6點30分(莫斯科時間),列寧在莫斯科附近的哥爾克村逝世。
列寧的逝世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最沉痛的損失。他為人類做出的傑出貢獻永垂青史。
前蘇聯宣傳畫
列寧與衛兵
十月革命剛剛勝利,一天早晨,朝陽透過薄霧,把金色的光輝灑在高大的斯莫爾尼宮上。
人民委員會就設在斯莫爾尼宮,在門前站崗的是新戰士洛班諾夫。班長叮囑他說:“洛班諾夫同誌,你今天第一次站崗。到這裏來的人很多,你的任務是檢查他們的通行證。列寧同誌要來這裏開會,你千萬不能讓壞人混進來!”
“是,班長同誌。”洛班諾夫行了個軍禮,“我以革命的名義保證,一定為列寧同誌站好崗!”
太陽越升越高,到斯莫爾尼宮開會和辦事的人真多,有工人,有士兵,有農民,還有學生。洛班諾夫認真地檢查了他們的通行證。
人民委員會主席列寧來了。他一邊走,一邊在考慮什麼問題。
“同誌,您的通行證?”洛班諾夫攔住了他。
“噢,通行證,我就拿。”列寧急忙把手伸進衣兜裏拿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