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孤立
十一月,洛陽地區連續下了少有的暴雨和大雪,一切交通斷絕,寒風長期滯留,洛陽陷入一片饑餓聲中,貧窮庶民死亡眾多。
朝廷打開官庫,以儲藏的官米救濟難民。
皇帝的病情再度惡化,長期臥在洛陽城集仙殿的病床上。
宰相多次請求見皇上,月餘來沒獲批準。
等待皇帝裁決的公文愈來愈多,但是,沒有敕令許可,即使是臨時性的,太子顯也不敢攝政,顯本身也沒有請求攝政的意思。
皇帝臥病無法臨朝,整個朝廷有如失去船長掌舵的船。不得以的情況下,隻好由宰相們協議處理政務。
盡管做了很多努力,皇帝的病還未見好。
在迎仙宮的二張,怕皇上萬一駕崩危及自己,很害怕,他們請求同黨救援。
但是,他們平時太過驕傲,又沒拉攏武將,因此情況很不好。
當皇上的病情稍許好轉時,崔玄暐請求求見皇上,終於得到許可。
皇上對他的話未置可否,迎仙宮內的情況依然絲毫未變。
在這種情況下,宰相們最擔心的是,萬一皇帝寫墨敕,把皇位讓給張昌宗怎麼辦?雖然有人認為不可能,但任何英明的君主,一旦長期受到衰老和久病的折磨,有時候會做出意想不到的舉動。
洛陽大道的土牆上,常有“張易之兄弟策劃造反”的張貼,這種情形使洛陽市內氣氛更加不穩。
太子顯或相王旦,甚至於太平公主,與二張比起來,好像與皇帝的親密程度差了一些,如果他懇求皇上呢,誰又能保證,皇上不同意呢?
如果那樣,就不能再猶豫了。
宰相及重要官員,一致都有了共同的看法,也都迅速朝這方向集結。他們即將策劃一件大事。
皇上老陷入一種昏迷狀態。
“首先要設法使二張離開皇帝身邊,然後立即斬殺。”
這件事成為官員們一致的目標。
十二月二十日,楊元嗣下定決心上奏,說李弘泰對張昌宗說“你有天子之相”時張昌宗聞言大喜。
皇帝從病床上,通過宦官命鳳閣侍郎鸞台平章事宰相韋承慶、司刑卿崔神慶以及宋璟共同審理這件案子。
可是,皇帝卻不願叫張昌宗到宮外受審,張昌宗也不願去,他當然怕生命有危險。
結果,韋承慶帶著三人,各自帶了少數官吏,來到迎仙宮審問,這是很特殊的審問。
審判結果是處以斬刑,並應抄家滅籍。
敕命張昌宗立刻下獄,以斷其應得之罪。
宋璟等上奏後,全無下文,他們非常著急,忍不住又上奏。
意想不到的答複是:“卿可暫停審查此事,並詳細調查其中實情。”
宋璟見文,隻有仰天長歎。
這時候的二張,隻有請求皇上保護,很讓人同情。
雖說身為天子,如今卻連這兩個可憐的生命都無法保護。這種感覺讓她生起了憐惜和惆悵。
這種憂愁,讓她產生了新的鬥誌。
“隻要活著一天,就不能讓那批人碰他倆。”
她立刻下達敕命給宋璟,要他去揚州,做當地的審判工作。
接著又下了第二道敕命,宋璟很驚愕。
緊接著又有新的敕命到來,這一次是對去隴蜀等地的李嶠。
宋璟已經忍無可忍,他的憤怒已達到了極點,他豁出生命,昂然上奏反擊呈文。
遭到這種前所未有的反攻,皇帝氣得發抖。二張拚命地叫喊:“皇上請鎮靜。”
宋璟昂然違敕,使皇帝深切感受到,如今自己是多麼的孤單無力,使自己處於這種孤立無援境地的,不是別人,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