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對中國火藥、醫學煉丹術的濃厚興趣(2 / 3)

李約瑟和魯桂珍敘述了針灸學所依賴的經絡體係理論及其發展,他們對針刺的治療和鎮痛機製作了生理學解釋。同時他們還論述了針灸文化對世界文化的影響。

李約瑟批判了那種認為針刺純粹是靠心理暗示的觀點。當時並沒有確切的理論依據,但李約瑟認為中醫理論基本上是“中世紀”的,它們不太可能被證明或否定,不像現代醫學,可以很確定地決定一個理論是對還是錯。中醫是一個“相對可信性”的問題。魯桂珍認為,流行了2000年之久,為數億人民所接受的治療方法不可能不具備生理學和病理學基礎,而非僅僅是心理作用。再者,針刺術早已是獸醫的一個組成部分,在獸類身上,心理暗示理論毫無用武之地。李約瑟相信,針刺術的科學基本原理一定能建立起來。

這項發現引起了國際醫學界的轟動。在中醫史研究中,魯桂珍的一個發現值得大書特書。它使人們對中醫藥學產生了由衷的敬仰。魯桂珍在披閱《本草綱目》中關於人體自身物質中提煉藥物時,發現某種製藥過程使用人尿數量達600加侖之多。她與李約瑟深入研究後發現,早從北宋初期起,中國人便可從尿中提煉激素。古代中國人雖然對現代科學的有機化學結構式等一無所知,然而依靠謹慎操作,使用經驗的方法,但的確得到了激素,並付諸應用。

李約瑟與魯桂珍還發表論文,不僅論述了中國的醫學典籍,介紹中國古代醫學家、醫藥史、解剖學史,而且撰文介紹中國醫學對阿拉伯及歐洲醫學的影響。

煉丹術

煉丹術是SCC第5卷的重要內容。第2分冊講煉丹術的起源,討論中國的長生不老思想,由李約瑟和魯桂珍執筆;第3分冊研究外丹的發展與早期的化學史,由李約瑟、何丙鬱和魯桂珍執筆;第4分冊比較中西化學儀器的發展,由李約瑟、何丙鬱、魯桂珍和席文共同執筆;第5分冊講生理煉丹術(內丹),由李約瑟和魯桂珍執筆。

SCC第5卷的中譯本尚未出版,但其基本思想卻屢見於李約瑟的其他論文,就此我們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李約瑟對中國的道教一見傾心。為此,他給自己取姓為李,以與道家鼻祖老子李聃同宗為榮。(他給自己)取字丹耀,丹是道家煉丹的結晶,同時又與李聃之名同音。丹耀意是燦然的金丹。取道號為“十宿道人”,意思是約瑟道人。後來又給自己取了新道名“勝冗子。”據他自己解釋,“冗”是混亂複雜的事物,“勝冗子”的意思是“克服混亂的能人”。他在自己的研究過程中,要戰勝誤解、錯譯,不正確的觀念和五花八門的謬說。後來,胡道靜評價說,《老子》16章曰:“致虛極,守靜篤口萬物並作,吾以觀其長。”其結果是:渙若冰將釋,“勝冗子”隻能是道家之一子,不可能是別的什麼家。

李約瑟對道家的熱愛從這裏可窺見一斑。

李約瑟認為道家的基本思想便是長生不老。道家的信念在於通過植物、動物、礦物以及所有化學知識,製出丹或藥,延長生命,從而使人的肉體和精神都返老還童。以至真人能夠長生,最終獲得永恒的生命,並以飄渺的身體上升到仙界成為仙人。這是道家軀體不朽的思想。在這方麵,中國人走向極端。他們在很短的時期內一意孤行,合成了各種危險的丹藥,含有金屬元素和其他元素(汞、砷、鉛等,以及金),這些丹藥會給那些堅決服用的人造成極大的危害。其實,道家完全可以避開這些危險,因為他們還有其他許多技術來尋求軀體的不朽,食療、氣功、導引、房中術、日光浴和打坐。利用所有這些技術,他們能企冀躋身於天地萬物主宰之列,或者變成仙人;他將是不朽的、清淨的、飄渺的和自由自在的,他能像清風一樣的徜徉於高山叢林間,消磨永恒的光輝,享受著與同樣光明噴薄的同伴為伍的樂趣,帶著常新的光環,任憑四季更替。

對於中西煉丹儀器,李約瑟曾對希臘、中國和印度的3種不同型式作了仔細比較,中國式蒸餾器起源十分古老,不可能從外域傳入。而印度的蒸餾器介於中國和希臘之間。它與中國式一樣具有冷凝裝置,但不位於蒸餾頭端,同時它具有希臘式一樣的凹麵而不是凸麵的蒸餾頂蓋。這個發現對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對第5分冊內丹術,何丙鬱作了一個精彩的書評。

歐洲的煉丹術不隻是一種在實驗室內操作的工藝,而且還有人將它解釋為一種神秘的、象征性的、基於道德的心理活動。而中國的煉丹術有“外丹”和“內丹”之分,前者屬於早期實驗化學的範疇,至於後者,少數略有探索的西方漢學家曾提出一個假設,認為它可能和西方煉丹術的心理活動有雷同之處。著名的心理學家容克認為,歐洲煉丹術的主要作用目標是通過實驗室的操作在心理上起一種純淨本身靈魂的象征性作用,因而低估了煉丹術對歐洲文藝複興時期工藝的誕生及現代化學的重大貢獻。有人認為中國的煉丹術亦不過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