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4章 三個人幹五個人活(1 / 1)

在計劃經濟時代,人們習慣於“人多好辦事”、“人多熱情高”、“人多力量大”的思維原則。現代化公司從事跨區域、跨國界的大生產,它是成百上千甚至上萬人分工協作進行的社會化活動,不僅有個體效率的因素,更有個體組織起來的係統效率因素。

公司提高效率的原則是:用最少的人辦最多的事。多一個人就是多一部分成本,因為多餘的人必然幹擾幹事的人。因此,因事設人,而不因人設事是現代公司降低經營成本的內在要求。

(1)精簡的目的一定要實現公司整體優化

隻有整體優化,才能形成富有活力和創造力的新的命運共同體,才能促使公司結構的合理和公司效能的發揮,才能獲得公司最佳效益。否則,優化某些部門而釋放的能量就會在未優化的部門受阻或抵銷,仍不能獲取公司整體效能和最佳效益。

(2)科學地妥善地安排好各類人員

堅決精減多餘的人員,變“三個人的活五個人來幹,三個人的飯五個人來吃”為“五個人的飯三個人吃,五個人的活三個人幹”,真正提高公司效率,提高經濟效益。

德國大眾汽車公司是聞名世界的公司,由於前任總經理缺乏現代公司的經營管理能力,曾使這一著名公司虧損創下了近10億馬克的紀錄,虧損值遠遠超過了9億馬克的股金,大眾汽車瀕臨破產的邊緣。施米克擔任總經理後,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第一項措施就是整頓總經理班子和人員,他在虧損的情況下冒險借債3億馬克作為補償金,堅決把公司人員由11.2萬減少到9.3萬人。清除了那些因循守舊,爭權奪利,不幹實事,提不出建議的總經理和人員,從而為公司的崛起開辟了道路,而今,大眾公司的事業如日中天,讓人想起施米克精簡機構和人員的大刀闊斧。

對總經理而言,實施“裁員”,涉及公司人員、機構等方麵的問題很多,是一個複雜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