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被歌頌的戰爭【正式版】(1 / 2)

大陸曆2950年,人類一直致力於消滅的貧窮並沒有終結,相反貧富差距越拉越大。地球人口過度膨脹達到飽和臨界點,隨著饑荒的蔓延人心越發躁動,世界各地接連發生平民暴動。如何解決民眾生存空間問題,成為了各大軍政集團的首要任務。

大陸曆2951年,由東亞共和國牽頭,聯合泛美聯邦、歐洲共同體、大洋州聯盟、非洲聯盟和東南亞聯合體,於東亞共和國首都京川市簽定協議,共享宇宙空間技術開發適合人類居住的太空城,史稱殖民星。

這份協議有著非同一般的曆史意義。它的簽署,標誌著各集團放棄成見,首次將用於軍式用途的太空技術公布與眾,並造福於民。

大陸曆2999年,經過40多年的研究和開發,位於第5拉格朗治點的殖民星群終於建成。它是由12大區組成,分別被按照黃道12星座命名,每區各20顆殖民星組成,單體殖民星可容納30萬人居住。

大陸曆3000年,隨著首批殖民星居住者登陸,人類曆史跨入了太空生存時代,史稱太空紀元元年。

自殖民星群開始正式運轉以來,地球上各大軍政集團就將其視為壓榨對象,強製廉價收購殖民星群的科技成果,卻高額返銷食品等殖民星群無法完全自產商品,以謀取高額暴利。

宇宙紀元150年,經過100多年的發展,殖民星群迅速擴張,已經發展到了每大區50顆殖民星的規模。經過細致的劃分,12星區有了明確的分工,其中水瓶座1-50專門負責高新技術研發。

宇宙紀元157年,由於工作環境的改變,人類為更好的在太空中工作,第一台泛用型機器人在水瓶座2號誕生。這種結構酷似人類,在太空中可以靈活操作的機械,很快遍取代了傳統笨重的搬運工具。

宇宙紀元163年,諸多科學家發現,在太空人造重力環境內誕生的人群,其體質各項指標都優於地球上同類,人類曆史上第2次發生自然進化。從此,殖民星群上的居民被稱為Evolution——進化者,但也因此被地球原住民排斥,新的種族爭端露出了萌芽。

宇宙紀元178年,由遺傳學、生命科學領域權威,古德裏安?阿特雷德夫婦主持,一項旨在提高全人類身體素質的計劃開始實施。這個計劃灌注了全人類的希望,企圖尋找到人類再次進化的未知領域,史稱ZeroItsRealms——“零之領域”計劃,簡稱ZIR計劃。

宇宙紀元184年,經過阿特雷德夫婦基因工程終極改良,東亞共和國首富任擎天之子任翼,在水瓶座1號殖民星誕生。5個小時後,夜長風首次脫離了培養槽,第一次感受到了空氣的味道。兩人作為超級進化者,分別被賦予編號ZIR01和ZIR03,於後天自然進化的ZIR02亞當一起,開始了非同尋常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