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對蔣介石的去世態度不一,有些國家把蔣介石貶得一文不值,有些國家又把他說成是20世紀的英雄。蔣介石一生中最“忠實”的外交盟國美國,對蔣之死表示十分冷淡,福特總統隻擬派農業部長前來吊喪,後經台灣當局要求,才改派副總統洛克菲勒前來。福特對蔣介石病逝隻作了禮節性的聲明,稱:
蔣介石“是一個具有堅定正直的品質、巨大的勇氣和深切政治信念的人”,是“最後一位在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重要盟國領導人。”他的病逝“標誌著中國曆史上一個時代的結束。”
美國人之所以對蔣介石的死反應冷淡,是因為蔣介石並不是他們在台灣的理想統治工具。國民黨退台前後,美國人就想扶植吳國楨、孫立人取代他,後又企圖以陳誠代蔣。美國人的做法激怒了蔣介石,致使吳、孫、陳一一被清除或架空。美蔣失和後,中共積極改善中美兩國的關係,蔣介石病逝之時,正值中美兩國建交前夕,從其全球戰略考慮,美國人不能不對蔣介石表示遺憾了。
蔣介石另一“外交”夥伴日本,對蔣介石病逝表現出出奇的狂熱。4月7日,各大報刊均以頭版頭條報道了蔣介石病逝的消息,多數日本報紙稱蔣介石是“近代中國所產生的英雄。”
日本人之所以產生這種看法,是因為日本人本身就同情有如凋落的櫻花似的“失敗英雄”,在相當一部分日本人的觀念裏,蔣介石之所以成為中國的“英雄”,是因為蔣到日本留學的緣故;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對日本發動戰爭的罪責“既往不咎”與“以德報怨”,也使一些日本人認為這是“東洋人的信條”。
正是在上述觀念的支配下,使日本對病逝的蔣介石產生了好感。日本的井田官房長官代表日本政府發表了一個“非官方式”的談話,稱讚蔣介石並以示哀悼。其後,日本首相三木武夫以自民黨總裁的名義,給蔣經國拍了一個唁電。同時,自民黨決定派前首相佐藤榮作以“自民黨總裁代理”的名義前往台北吊喪。由於中國的抗議,日本連自民黨代表的名義也不用,佐藤榮作與另一位前首相岸信介以“友人代表”身份出席了蔣介石的葬禮。
2.葬 禮
4月16日是蔣介石的大殮日,8時5分儀式開始。8時8分45秒,蔣介石靈柩的棺蓋放在7尺銅棺之上。之後,由張群、何應欽、陳立夫、薛嶽、穀正綱、黃少穀、黃傑、謝東閔等8位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中央常務委員將一麵青天白日旗覆蓋在靈柩之上。接著,嚴家淦與“五院”院長、“行政院”副院長徐慶鍾、“總統府資政”王雲五、“光複大陸設計委員會”副主任於斌等在靈柩上覆蓋了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然後,嚴家淦恭讀祭文。
禮畢後,台灣當局還怕蔣介石不能升“天堂”,又在蔣介石的大殮日,以基督教儀式行之。牧師周聯華為蔣介石主持了追思禮拜與安靈禮。周聯華在證道中引述了蔣介石的所謂“嘉言”:
忍愛試練越深,讚美的歌聲越高。屬靈的奧秘祝福即在訓練之中。豐盛的生命必須經過在狂風暴雨之中生長的。以信為本的人必定有1000次頂大的試練等在前麵。
其後,周聯華領導讀經文,詩篇第23篇,讀啟應文。追思禮拜結束,響起聖樂,紀念館外鳴禮炮21響,接著,蔣介石的靈柩在執紼人員的護送下,停放在靈車之上。
靈車前身用20萬朵深黃色的菊花裝飾,兩邊各有幾條白紼,車前掛一青天白日“國徽”及鮮花十字架。靈車隊99輛由憲兵隊開道車在前領道,包括“國旗”車、黨旗車、統帥旗車、奉行蔣介石遺囑令車、捧勳車、遺像車。車隊後麵是宋美齡挽蔣介石的大型黃菊十字架,家屬隨其後。兩千多執紼人員緩緩駛向蔣介石靈柩的暫厝地——慈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