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遊天下,四大部洲,
人心怎比,長江長流。
初次相交,香甜如蜜,
日久情疏,歡喜變憂。
庭前背後,莫言長短,
恩來無義,要反為仇。
交朋友學那桃園三結義,
莫學那孫臏龐涓,結冤仇!
一場定場詩算是開了咱這篇小說的頭兒了,整篇小說講的是主人公封塵不知出何意外,成為一隻浣熊,記憶片段破碎如那散沙,不知前因後果;偶然間聽林間一顆老仙樹講,要變換成人需要問道修仙,如若不然那獸類命短,不出幾年便會命歸黃泉!封塵從此尋找並踏上了自己的修仙大道,一路上渡生死,破難關,最終修得那逍遙真仙。
話說此間,封塵正看著溪流中的倒影,心裏五味雜陳不是滋味,心中哀歎:本來是一名人見憐愛小鮮肉,俊俏美少年,不想現在卻是一隻呆萌傻蠢的浣熊,不過封塵方聽那林間的老樹講道,要想變成人?可以,唯一的路就是修仙。
有道是“天道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話大概其的意思是天道一視同仁、不偏不倚,萬物皆為平等;在仙神世界上修仙者的境遇不同,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會不同,世間道:修仙之路,乃逆天而行,天道不會有一絲憐憫,必須突破重重艱難困阻,方能修成正果,到達彼岸;然又有一說:大道五十衍四十九,一線生機遁去,隻要一心向道,芸芸眾生無論為何,都可追逐那遁去之一;那“遁去的一”可謂命運、可謂奇跡、可謂仙道、也可謂一線生機。
此時老樹看著還沒自己樹枝長的小浣熊,自己心裏也納悶,聽過狐仙,虎仙,熊仙的,還沒聽過這浣熊仙的,這小浣熊的來曆也是奇怪,老樹本來在打盹,忽然一隻浣熊從天上掉落在自己的枝杈密葉之上,這才驚醒了老樹。
浣熊看河邊倒影,先是驚恐,再是驚歎,迷茫之色彌漫於臉頰之間,老仙樹觀其一直在溪邊顧影自憐,倒是輕喝一聲
“你這小動物,既然可口吐人言,必是有靈長之能,既然如此何須在溪邊哀聲短歎,做這頹廢之狀,何不見老樹我三千年成樹,三千年結果,三千年增生靈智,三千年便可口吐人言,你這小廝得天獨厚,卻不知珍惜當下;不管你之前為何?但你如今身為獸類,命虛氣短,生死無非在旁人一念之間,現如今你隻有修仙一路,或許可助你達成心中所願!”
老樹的話多少觸動了封塵,與其在這駐足彷徨,倒不如碰碰運氣,看看這修仙之路,自己究竟能走多遠。老仙樹看那浣熊一點即破,心中倒是暗歎;少時老仙樹伸出一支樹枝,如同中醫號脈般,搭在封塵的小手之上,過了一盞茶的時間,老仙樹淡然一笑道:
“蒼天奪走你一樣東西,必也會還你一樣東西,此謂‘天道平衡’;你原本乃是人類之軀,是被人用強橫蠻術改成了你如今的這幅模樣,方才我測你資質,可謂萬中無一,你隻要找個好宗門,勤學苦練,想必必會有一番成就!”
封塵點點頭,又問了這如何入這修仙宗門,老仙樹哪裏會知道,自己近萬年不問世事,世間想必也早已麵目全非;老樹告訴封塵離去的方向,臨行之際還給了封塵一根紫金樹枝,封塵感念拜了拜老仙樹,沿著小溪便向東而去了。
封塵沿著小溪東去,不到一個時辰,便看到了一片彎月狀的碧湖;隻見那湖水不僅清澈見底,而且湖底分布著不同的彩石,遠遠望去倒是五彩斑斕煞是好看;按照樹老所言過了這碧月湖,就可以出了紫木林,出了紫木林那就算是踏入了修仙之路,要知道修仙之路生死無常,一隻腳算是踏進了鬼門關,更要命的是死並不是解脫,如果運氣好些,可以奪舍他人神魂重生,運氣差些別說轉世輪回,恐怕靈散神滅都算是幸運的了。
饒是如此,封塵也要看看到底何為修仙;一是為了自身變回人形,二是借修仙延長壽命,伺機探查自己到此處的前因後果是為哪般;心中打定了注意也算是有了目標,有了方向,可是此時封塵發現一個問題,怎麼過這個碧月湖?
封塵四處張望,湖麵竟然無一艘小船,也難怪此處杳無人煙,恍如世外桃源,湖麵之上又怎麼會有船?有道是萬事開頭難,封塵靈光一閃看著四下的散落的枝葉,想出了個注意。
不一會兒,封塵用散落的枝葉,用葉莖綁在一起,做了一葉扁舟;封塵本身乃浣熊之身,身瘦體輕,坐在扁舟之上倒也算是安穩。
過了碧月湖,來到了紫木林,這紫木林迷霧繚繞,顯然是隔絕外來者防止外人誤打誤撞而來,不過這迷霧倒是難不住封塵,老樹告訴過自己如何出去的方法,隻要沿著紫木林中那些紅木樹走,便可以離開此處。
封塵按照樹老的提示,很快就出了紫木林,然而就當封塵剛出紫木林,封塵身後的紫木林便詭異的消失不見了,這著實讓封塵心中驚奇;可是還不等封塵多想,打從西邊小道之處,慌慌張張的來了一名書生打扮的年輕人,那年輕人身後背著一柄飛劍,封塵一想,這應該就是那修仙之士了。可是還不等封塵上前多瞅兩眼,那年輕人撲通一聲跌落在地,此時其不遠處一道身影踏劍而至,直接衝向那慌張的年輕人,隻見那年輕人雙眼流露著恐懼之色,連那呼吸聲都發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