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來的歲月裏,吳健雄為祖國的科技事業還做了很多事,現今回憶起來,仍十分令人感動。1986年,中國科學院院士、複旦大學校長謝希德女士前往美國訪問,吳健雄對謝表示出了極大的熱情,吳健雄當時已是70多歲的高齡了,可她不顧年事已高,親自帶領謝希德到她在哥大負責的低溫實驗室參觀,詳細地講述著低溫對核物理研究的重要性,也陳述了她當年為何要到美國國家標準局去做實驗的原因。那情景,謝希德一直記憶猶新。
謝希德早年曾在美國留學,差一點兒與吳健雄成了師生。
1942年的秋天,在紛紛落葉聲中,吳健雄結束了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學習生活,盡管她學習成績優異,因美國世俗對女性的偏見,終未能留校。熱衷於物理實驗的吳健雄,在萬般無奈中,隻身來到史密斯學院任教,由於經費等原因,在史密斯學院,吳健雄依然無法從事物理實驗,於是,第二年,也就是1943年,在科學家勞倫斯的推薦下,赴普林斯頓大學工作。
1947年,謝希德來到了史密斯學院攻讀碩士學位。
在學習過程中,史密斯學院研究生院院長格拉地斯·安司羅博士,向她介紹了曾在該校任教的一名中國女教師的事。這位被她們稱為“GeeGee”的中國女教師,給大家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謝希德認為“GeeGee”這個名字怪怪的,腦海裏無法為這位中國的女性勾勒出清晰的印象。直到多年以後,謝希德才知道,“GeeGee”就是吳健雄。隨著吳健雄越來越突出的成就,謝希德對她逐漸加深了認識,並對未能與吳健雄在史密斯學院相識而感到遺憾。
中美關係鬆動後,吳、謝二人才有了多次見麵的機會。本來都是女性,又是祖國同胞,所以,謝希德訪美,自然受到吳健雄熱情的關照。
自1973年訪問大陸後,吳健雄對祖國的責任感更加強烈了。她時時關心著祖國的發展,後來,從來訪的中國朋友那裏得知,中國正在發生著一些政治變化,於是又動念頭,要回祖國看看。
1977年,吳健雄、袁家騮夫婦又一次回國探望,此次回國,他們帶上了兒子和兒媳,想讓他們領略中國的山川之美和中國的風貌。剛剛結束一場浩劫的中國,百廢待興,處處呈現出的是一番朝氣蓬勃的景象。吳健雄全家遊覽了東南西北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及古跡勝地,也領略了中國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第一次來到父母生長的祖國,兒子袁緯承懂得了父母何以如此熱戀中國和家鄉,他甚至產生了學習中國語言的想法。
吳健雄和袁家騮不顧近70歲的高齡,在兒子、兒媳的陪同下,饒有興趣地爬上了長城。來到長城,俯瞰四周,更覺得祖國文化的深厚和地域的遼闊。兒子、兒媳也對這雄偉的建築讚歎不已。遠處一望無際的山脈,怎不令人心曠神怡!他們太感動了,也深深地陶醉了。全家人在長城上專門照了一張相,把長城的雄偉和壯麗都攝進去,留作永久的紀念。
當然,吳健雄和袁家騮的回國,自然不是為了遊玩。作為科學家的他們,沒有充裕的時間去觀光旅遊。隻是多年未回祖國,才像孩子似的那樣激動,充滿了好奇心。祖國的一切對他們都充滿了親情,讓他們百看不厭,目之所及,便像影像,永遠地留在了心中。
他們此次來訪的主要目的是講學,介紹世界科學發展動態,促進中國科學的發展,為祖國的振興盡自己的一點力量,也是借此表達多年未忘記祖國的赤子之心。
以後,他們又多次回國訪問和講學。20世紀80年代的一次回國,吳健雄還與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一起和鄧小平會麵。鄧小平早年曾留學法國,非常重視知識和科學,所以接見幾位海外一流的華裔科學家,也是想聽聽他們對祖國發展科技的意見,希望他們獻計獻策。
每次回國訪問或講學,吳健雄都會抽空去看望老友,交流情感,也交流科學的信息。當然,最讓她動情的,還是家鄉。
3.走訪家鄉
吳健雄的腦海裏,有難以忘懷的故鄉情。
她自幼生長在那裏的瀏河鎮,山也清,水也秀。歡樂的童年裏,有母親的嗬護、恩愛和體貼,有父親開明思想的影響、教導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