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瓦維洛夫
出生地:俄國莫斯科
生卒年:1887—1943年
曆史評價LiShiPingJia
植物育種學家,遺傳學家。瓦維洛夫的遺傳變異同源係列定律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理論成為植物種質資源收集、引種馴化、雜交育種的理論基礎,它們與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定律一起,使育種學成為一門有正確理論指導的真正的科學。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瓦維洛夫於1887年11月26日生於俄國莫斯科。父親是一家公司經理,母親是雕刻藝術家的女兒。
瓦維諾夫自幼喜歡讀書,小學畢業後進入莫斯科商業學校。1906年畢業後考入莫斯科大學農學院。他的大學畢業論文“莫斯科省的園田害蟲蛞蝓”榮獲莫斯科工藝博物館的波格達諾夫獎。1911年農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並從事穀類作物品種資源研究等工作。1913年瓦維洛夫被派往英國進修,在劍橋大學,他聽著名遺傳學家龐尼特講課,在著名小麥育種家畢芬實驗室工作,同時還到約翰·英尼斯園藝研究所在貝特森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研究,然後到法國維爾莫蘭學院繼續他的學業。在英期間,他還對當時收集的世界小麥品種進行免疫學研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瓦維洛夫被召回國。同年,以“流行病的植物免疫學”論文通過碩士學位。1916年組織了赴伊朗和帕米爾的植物和地理考察。1917年,瓦維洛夫被聘任為沃諾尼茲農學院遺傳育種學教授和薩拉托夫大學農學係教授,同時組建並領導農業部農業科學委員會應用植物和育種處薩拉托夫試驗站。1920年,瓦維洛夫到彼得堡代替去世的裏戈爾成為應用植物處處長。1924年在列寧支持下該處改建為全蘇應用植物和新作物研究所,1930年更名為全蘇作物栽培研究所,瓦維洛夫任所長直至1935年。這時,該所已成為全蘇列寧農科院最大的研究所,在全國有400多個試驗站,編製2萬餘人。
瓦維洛夫領導該所進行了大量的作物品種資源考察收集工作。從1916年至1940年24年間瓦維洛夫進行了180次科學考察,其中40次在國外。考察的國家和地區有50多個,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無不留下他的足跡,曾博得“當代考察旅行最廣泛的生物學家”的稱號。這些考察的結果,使瓦維洛夫領導的作物栽培研究所獲得了25萬餘份材料。這些材料種植於各試驗站,成為瓦維洛夫進行細胞學、遺傳學分析和雜交育種的寶貴材料,獲得的資料也成為他和同事們著作的基礎。
瓦維洛夫提出的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
瓦維洛夫在科學上的成就是多方麵的。他早期主要從事植物免疫性研究。從1913—1919年發表過一係列關於植物免疫性的文章,提出了許多有見解的觀點。在植物免疫與分類的研究中,他發現提莫菲維小麥能抗大部分小麥病害,以後,這一小麥新種作為抗源被世界各國廣泛用於小麥抗病育種。瓦維洛夫對植物免疫學的研究使他很自然地走向遺傳學和植物地理學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