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覺得本書還行的話,就請點擊書頁上方“推薦本書”
金鏊島散修真人史奴比,在這裏頓首謝過了“無量天尊!”
------------------------------------------------
書接上回,且說我提大軍平了北海之亂,得勝回師途經翼州正遇蘇崇兩軍大戰。問得因果便去了蘇護那裏相勸,還好那蘇護經得大戰已有毀意,便聽得我言願意相去朝歌麵王請罪,當下裏去安排家小不題。
話說崇黑虎聽了我言,別了我和蘇護而人上坐騎出得翼州城。回到自家營前,翻身下地入得大帳,但見崇侯虎正坐定當中。便上得去前去“哥哥,多虧太師前去相勸,那蘇護願罷戰自帶家小隨太師去朝歌請罪。”崇侯虎但見親弟歸來,喜不自勝道“黑虎你真叫哥哥好是擔心,那日裏自弟被擒之後,吾日日差人打聽,心中甚是不安。如今蒙太師鴻福得賢弟回來,不勝萬千之喜!不知那蘇護可慢待弟弟否?賢弟自蘇護那處來,定知其中詳情的,快說與哥哥知道。”當下崇黑虎便把太師言語一一告之。
少時片刻說完,崇黑虎又對侯虎道:“長兄,想我兄弟二人,自始祖一脈起始,相傳至今已有六世,咱們弟兄乃係同胞一本,俗語有言:“一樹之果,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賢。長兄,你且聽我說,想那蘇護被逼反商,而大王聯名你先領兵征伐,故因此損折軍兵。而你在朝廷也是一鎮大諸侯,就怕天下不知情者道你不與朝廷幹些好事,專誘天子近於佞臣,故因此天下人人怨惡你。現今蘇護已自帶家小隨太師去朝王謝罪。長兄你折兵損將,就怕朝中奸佞那你問罪。長兄,弟今日與你一別,有言相告,兄定要與那太師定好關係方可,如無太師周旋兄必定危亦。”崇侯虎聞言是深以為然,當是應承。
崇侯虎弟兄二人話畢,便傳來營令官吩咐提那蘇護之子蘇全忠前來大帳。
營令官得將命,不一刻蘇全忠就帶到帳前。崇黑虎吩咐左右給蘇全忠解開繩索,走上前去拉住蘇全忠的手道:“那太師聞仲現已在你父那裏,你父已罷兵休戰,不一時便要自帶家眷隨那太師前去朝歌麵王請罪。賢侄少時回城可與乃父說,叫他速速收拾家什盡快前去朝王,毋得遲滯。我這便與他上表,轉達大王,以便你父子進朝謝罪。你和你父且毋擔心,萬事都有那太師做主。”
“這蘇全忠隻聽得雲裏霧裏,心裏便想,這怎麼就停戰了。怎麼聞太師又來翼州之地了,萬事休管,既然放了我,那我還是盡快回父親那裏問個明白就是了。”當下便給崇侯虎崇黑虎道了聲謝,便轉身出大帳,翻身上坐騎飛奔翼州城來。
待蘇全忠出得大帳,崇黑虎又與侯虎交代了一番,便領了自家三千烏鴉兵,上了金睛獸,回曹州去了。崇侯虎亦寫信差人呈報太師希望大往那裏幫著周旋一二,便也收拾自家人馬,攜大軍自回本家之地。自此,翼州再無刀兵。
這正是:
奸佞小人進讒言,紂王一怒為紅顏。
幸有太師勸蘇侯,翼地至此兵戰消。
單言蘇全忠催馬進了冀州城,來見了父親蘇護,一時間父子二人感慨萬千。蘇護說道:“前時太師來見我,對我訴說厲害使我明白。真是能救我蘇氏這滅門大禍。此德此恩,何敢有忘!全忠你要緊記,太師所言使我想道君臣之義至重,君叫臣死,不敢不死,我蘇護安敢惜自家一女,自取這滅門之道。今日想的分明我隻得將你妹子妲己送往朝歌,麵見大王以贖己之罪過。全忠你可帶父親我權鎮這冀州之地,不得生事擾民。我去了朝歌不日就回。”蘇全忠跪地聽得。
旋既蘇護進身來在屋內,對夫人楊氏道“快快收拾,隨我跟那太師進朝歌見大王”對楊氏便把因果一節細說一遍。楊氏聽完放聲大哭。蘇護再三安慰。楊氏含淚言道:“想來咱家小女妲己生來嬌柔,又是體弱多病。但恐不諳侍君之禮,反又惹事端。”蘇護對楊氏道:“這也是沒奈何之事,你我隻得聽天由命。隻望那聞太師能助我蘇門不受那滅族之禍!”夫妻二人思來不覺感傷了一夜。
次日一早,蘇護準備妥當。又點五百侍從鄭倫等幾員家將相隨,吩咐家人喚小女妲己梳妝準備起程。那妲己聞言,頓時淚下如雨,唉聲連連。自歎二八年華便要離開父母,去那遠地。奈何父命難違,隻得打扮一番,備妥後在家門口拜別母親楊氏、長兄蘇全忠,但見妲己伏在母親懷裏失聲痛哭,那真是婉轉悲啼,百千嬌媚,真如那籠煙芍藥,帶雨梨花。子母怎生割舍。但隻見左右侍從紛紛苦勸,那夫人楊氏方狠心轉頭離去哭進府中,妲己也含淚上車。長兄蘇全忠直送小妹妲己至翼州城外五裏之地才揮淚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