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翼州大戰(1 / 2)

且言蘇護離了朝歌,率領一眾家將,一路匆匆回到冀州。蘇護之長子蘇全忠率領諸將出城迎接。其時父子相會進城,帥府下馬。眾將到殿前見畢。蘇護開口道:“當今大王失政,天下諸侯朝覲,不知是哪一個奸臣,暗奏吾女姿色,混王宣吾進殿,欲將吾女選立宮妃。當時被我當麵諫諍,不意混王大怒,將我拿問忤旨之罪,當時有費仲、尤渾二人保奏,將我赦回,欲要我送女進獻。當時我心甚是不快,便題詩於朝歌城門而反商。這次混王必點諸侯前來問罪。眾將官聽令:且將人馬訓練,城裏多貯備滾木磊石,以防紂王派軍攻打。”諸將聽令,日夜防護,不敢稍懈,以待征討大軍前來廝殺。

話說崇侯虎領五萬人馬,即日出兵,離了朝歌,向冀州進發。但見:“十裏汪洋波浪滾,一座兵山出土來。”

這日裏大兵正行,所過州府縣道,非止一日。前麵探馬來報:“大帥,大軍人馬已至冀州,還請大帥軍令安排定奪。”當下崇侯虎傳令安營紮寨。

但見大營:

東擺蘆葉點鋼槍,南擺月樣宣花斧,

西擺馬閘雁翎刀,北擺黃花硬柄弩,

中央戊己按勾陳,殺氣離營四十五。

轅門下按九宮星,大寨暗藏八卦譜。

那崇侯虎這邊安下營寨,早有探馬報進冀州。蘇護問道:“來的是哪一路諸侯?”探子答道:“乃北伯侯崇侯虎。”蘇護大怒道:“若是別鎮諸侯,我還有些計較,但崇侯虎此人素不行正道,我斷不能以禮解釋。還不若乘此機會大破其兵,以振軍威,還能為天下除一大禍害。”

想完當下傳令:“點兵出城!”眾將聽令,各整軍器出城,但見人人殺氣衝天。當下來在崇侯虎大軍陣前,將軍馬一字擺開。蘇護大叫道:“傳話進去,請主將崇侯虎轅門答話!”兵士報進營帳。崇侯虎聽罷傳令整點人馬。隻見門旗開處,崇侯虎坐逍遙馬,統領眾將出營,展兩杆龍鳳繡旗。後有長子崇應彪壓住陣腳。隻見崇侯虎頭戴飛鳳盔,身穿金鎖甲,上披大紅袍,發束玉帶,紫驊騮,斬將大刀擔於鞍鞽之上。

蘇護一見,在馬上欠身道:“賢侯別來無恙,不才甲胄在身,不能全禮。今大王無道,輕賢重色,不思量留心邦本;聽信讒佞小人之言,強納我等臣子之女為妃,荒淫酒色,我恐不久天下變亂。而且你我各守邊疆,大帥又是何故興此無名之師?”崇侯虎聽罷言語大怒道:“蘇護你忤逆大王詔旨,又題反詩於朝歌城門,是為賊臣,罪不容誅。今我奉王命前來問罪,汝當肘膝轅門,安敢在這裏巧語支吾,持兵貫甲,以騁其強暴哉!”

隨後崇侯虎回顧左右問道:“誰與我擒此逆賊?”話音剛落,左側便衝出一將,但見這將頭帶鳳翅盔;身穿黃金甲,披大紅袍,獅蠻帶,青驄馬,來在崇侯虎麵前道:“待末將擒此叛賊!”說完便連人帶馬來至蘇護軍前。

這壁廂有蘇護之子蘇全忠,見那崇侯虎陣上一將當先殺來,便道:“慢來!”蘇全忠認得那是崇侯虎偏將梅武。

梅武道:“蘇全忠,你父子反叛,得罪大王,尚不倒戈服罪,而強欲抗天兵,是自取滅族之禍。”蘇全忠也不答話拍馬搖戟,劈胸來刺。梅武手中斧劈麵相迎。但見:“二將陣前交戰,鑼鳴鼓響人驚。該因世上動刀兵,致使英雄相馳騁。這個那分上下,那個兩眼難睜。你拿我,淩煙閣上標名,我捉你,丹鳳樓前畫影。這邊斧來那廂戟架,繞身一點鳳搖頭,戟去斧迎,不離腮邊過頂額。兩馬相交,隻到二十回合梅武被蘇全忠一戟刺於馬下。”

蘇護見子得勝,傳令擂鼓全軍衝殺。冀州陣上大將趙丙、陳季貞縱馬掄刀殺將出來。兩軍相迎,隻殺的愁雲蕩蕩,旭日輝輝,屍橫遍野,血濺成渠。兩軍肆殺得半日,那崇侯虎大軍抵擋不住便傳令撤退,好在崇侯虎麾下金蔡、黃元濟、崇應彪在後麵抵擋且戰且走,方才敗至數十裏之外。

蘇護待崇侯虎大敗數十裏,便傳令鳴金收兵,回城到帥府,升殿坐下,賞勞有功諸將完畢才道:“今日雖大破一陣,然而崇侯虎必將整兵複仇,我們下一步該當如何?”言未畢,下麵副將趙丙走上前來道:“將軍今日雖勝,而征戰似無已時。前者將軍題反詩,今日將軍陣前殺軍斬將,拒抗敵王命,此都皆是不赦之罪。更何況天下諸侯,又非止崇侯虎一人,尚若那紂王知道崇侯虎大敗,又點派幾路大兵殺來,我們冀州也不過彈丸之地,正所謂“以石投水,立見傾危”。若依末將愚見,幹脆一不做,二不休,趁崇侯虎大軍新敗,軍心大亂之即,乘其不備,咱們暗劫營寨,殺他個片甲不存,方叫他知我等利害。然後再尋那一路賢良諸侯,依附於他,當可進退,亦可以保全宗社。不知將軍意下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