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全球化的中國人(4)(1 / 2)

4.穿梭各國的世界船王

香港著名報人黃先生曾於一次采訪時問過爸爸:“你見過世界上這麼多的風雲人物,也和他們是朋友,那麼在處世方麵,一定很有心得,可不可以講講?”

“處世方麵的心得?”爸爸略加思考,坦然答道:“就是這樣子嘛!你和大人物接觸,人家的情形你要曉得囉!談的時候,就可以有話題。當然,自己不能太自卑,也不能輕浮,令人家討厭,這樣的原則,我相信是對的。要緊的,是把自己的立場弄清楚,一切有分寸,別人自然就會對你客氣了。”

爸爸建立龐大的私人船隊,英國、美國、南美、巴西、日本、菲律賓,都成為環球航運的客戶,連一些亞洲小國的政府也成為租船對象。

爸爸利用搭售租船(Shikumisen)條件向日本訂造大量的油輪,幫助日本戰後重生,受到日本方麵的敬仰。日本政府要送爸爸名譽市民的銜頭,爸爸很孝順,他讓爺爺去領此榮譽,由日本天皇親自頒給祖父。

過了一年,日本政府堅持包先生自己也要接受名譽市民的頭銜,於是爸爸也就接受了。爸爸獲此榮譽,也是實至名歸。因為他在日本共造了300餘艘巨輪,日本35家船廠都自稱是為他服務,甚至有一個在大阪的Zosen船廠,有一個部門自稱為“環球的新建船部門”,因為他們所有的新船,都是為環球航運公司製造的。

我越來越感慨,爸爸心胸多廣闊,度量如海洋。對於日本人曆史上的過錯,他會教導我們認識,目的是要我們記得這段曆史,但沒必要藏恨於心。他不會因為過去的仇恨,或缺乏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而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更不會被仇恨拖住自己前進的腳步。爸爸是為將來而活,他隻會猛力向前衝,結識更多更廣泛的朋友,把事業幹得更好、更成功,也因此得到眾人的敬佩、接受和交往。

在巴西,爸爸認識了巴西的石礦部部長,是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的前總裁。當他任石油公司的總裁時,爸爸就和他有過交往。他是來自日本的第一代巴西人。既然他是東方人,爸爸很自然地立刻產生親切感,尤其是爸爸得到日本政府授予“名譽日本人”的稱號。

爸爸還認識巴西總統蓋澤爾將軍(General Geisel),因為巴西石油公司也租用很多環球油輪。蓋澤爾將軍贈給爸爸“南部之星”(Cruzeiro Do Sul)的榮譽。

在美國夏威夷,爸爸認識了州長有吉(George Ariyoshi)和他漂亮友善的妻子(Jean Ariyoshi)。他們倆來自日本,是第二代的美國人。有吉是律師出身,喜愛打高爾夫球。每逢聖誕,必定請我們一家打高爾夫球,然後舉行晚宴。爸爸媽媽帶著我們四姊妹和四位女婿一同前往慶祝。他們每年也要請我們兩次。一次是聖誕後的一天,隻有我們兩家人,氣氛十分親切融洽。另一次是新年,他們會請日本新力(Sony)大老板(Morita)和其他在夏威夷度假的日本大老板們一起開大派對。州長太太每年還親自買很多聖誕禮物送給爸爸的外孫,送夏威夷襯衫給爸爸的女兒和女婿們。

有吉太太非常好客,家中常常宴客。有一次美國總統裏根(Ronald Reagan)途經夏威夷,到中國做首次訪問。爸爸未能趕去夏威夷,便把他親筆寫的“百聞不如一見”的卷軸,由有吉州長代表他送給裏根總統夫婦,祝他們中國之行順利,收獲良多。

爸爸在裏根連任第二屆美國總統時,親自到華盛頓恭賀他。裏根在任的八年中,爸爸與總統見麵數次。有一次是英女皇訪美,裏根在白宮舉行歡迎晚宴,也請爸爸出席作陪。

爸爸與美國國務卿基辛格(Kissinger)也特別友好。他們曾談及中美關係、蘇聯的政改、中國的經改、香港的難題。當時副總統是喬治·布什(George Bush),後來他當上美國總統,是前任美國總統小布什(George W.Bush)的父親。爸爸也多次與他會麵,他還曾送給爸爸一張親筆簽名照。

爸爸有如一個沒有任命的中國大使,每當他與美國總統、副總統或國務卿一起,都是解釋中國的立場和經濟開放之必要。

爸爸和美國的銀行家戴維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洛克菲勒在美國的家族勢力很大,也是美國大通銀行(Chase Manhattan Bank)的主席,洛克菲勒邀請爸爸擔任大通銀行的國際顧問董事會成員,爸爸也答應了。每次開會,爸爸一定是帶著女兒參加,因為媽媽不喜歡交際應酬和出門。我曾跟他到希臘和泰國,會上其他顧問董事都是來自各國大公司的主席,爸爸也因而廣結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