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附錄4 任正非經典文集選(2)(1 / 3)

幹部要有敬業精神、獻身精神、責任心和使命感。區別一個幹部是不是一個好幹部,是不是忠臣,標準有四個:第一,你有沒有敬業精神,對工作是否認真,改進了,還能改進嗎?還能再改進嗎?這就是你的工作敬業精神。第二,你有沒有獻身精神,不要斤斤計較,我們的價值評價體係不可能做到絕對公平。如果用曹衝稱象的方法來進行任職資格來評價的話,那肯定是公平的。但如果用精密天平來評價,那肯定公平不了。我們要想做到絕對公平是不可能的。我認為獻身精神是考核幹部的一個很重要因素。一個幹部如果過於斤斤計較,這個幹部絕對做不好,你手下有很多兵,你自私、斤斤計較,你的手下能和你合作很好嗎?沒有獻身精神的人不要做幹部,做幹部的一定要有獻身精神。第三點和第四點,就是要有責任心和使命感。我們的員工是不是都有責任心和使命感?如果沒有責任心和使命感,為什麼還想要當幹部。如果你覺得還是你有一點責任心和使命感的,趕快改進,否則最終還是要把你免下去的。

五、不盲目創新,才能縮小龐大的機關。

廟小一點,方丈減幾個,和尚少一點,機關的改革就是這樣。總的原則是我們一定要壓縮機關,為什麼?因為我們建設了IT。為什麼要建設IT?道路設計時要博士,煉鋼製軌要碩士,鋪路要本科生。但是道路修好了扳岔道就不要這麼高的學曆了,否則誰也坐不起這個火車。因此當我們公司組織體係和流程體係建設起來的時候,就不要這麼多的高級別幹部,方丈就少了。

我們要堅持“小改進,大獎勵”。“小改進、大獎勵”是我們長期堅持不懈的改良方針。應在小改進的基礎上,不斷歸納,綜合分析。研究其與公司總體目標流程的符合,與周邊流程的和諧,要簡化、優化、再固化。這個流程是否先進,要以貢獻率的提高來評價。我年輕時就知道華羅庚的一句話,“神奇化易是坦途,易化神奇不足提”。我們有些員工,交給他一件事,他能幹出十件事來,這種創新就不需要,是無能的表現。這是製造垃圾,這類員工要降低使用。所以今年有很多變革項目,但每個變革項目都要以貢獻率來考核。既要實現高速增長,又要同時展開各項管理變革,錯綜複雜,步履艱難,任重而道遠。各級幹部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意識,要熱烈而鎮定,緊張而有秩序。“治大國如烹小鮮”,我們做任何小事情都要小心謹慎,不要隨意把流程破壞了,發生連鎖錯誤。

六、規範化管理本身已含監控,它的目的是有效、快速的服務業務需要。

我們要繼續堅持業務為主導,會計為監督的宏觀管理方法與體係的建設。什麼叫業務為主導,就是要敢於創造和引導需求,取得“機會窗”的利潤。也要善於抓住機會,縮小差距,使公司同步於世界而得以生存。什麼叫會計為監督,就是為保障業務實現提供規範化的財經服務,規範化就可以快捷、準確和有序,使帳務維護成本低。規範化是一把篩子,在服務的過程中也完成了監督。要把服務與監控融進全流程。我們也要推行逆向審計,追溯責任,從中發現優秀的幹部,鏟除沉澱層。

七、麵對變革要有一顆平常心,要有承受變革的心理素質。

我們要以正確的心態麵對變革。什麼是變革?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利益重新分配是大事,不是小事。這時候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管理機構,才能進行利益的重新分配,改革才能運行。在改革的過程中,從利益分配的舊平衡逐步走向新的利益分配平衡。這種平衡的循環過程,是促使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與效益增長的必須。但利益分配永遠是不平衡的。我們在進行崗位變革也是有利益重新分配的,比如大方丈變成了小方丈,你的廟被拆除了,不管叫什麼,都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來對待。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心態,我們的改革是不可以成功的,不可能被接受的。特別是隨著IT體係的逐步建成,以前的多層行政傳遞與管理的體係將更加扁平化。伴隨中間層的消失,一大批幹部將成為富餘,各大部門要將富餘的幹部及時輸送至新的工作崗位上去,及時地疏導,才會避免以後的過度裁員。我在美國時,在和IBM、Cisco、Lucent等幾個大公司領導討論問題時談到,IT是什麼?他們說,IT就是裁員、裁員、再裁員。以電子流來替代人工的操作,以降低運作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我們也將麵臨這個問題。伴隨著IPD、ISC、財務四統一、支撐IT的網絡等逐步鋪開和建立,中間層消失。我們預計我們大量裁掉幹部的時間大約在2003年或2004年。

今天要看到這個局麵,我們現在正在擴張,還有許多新崗位,大家要趕快去占領這些新崗位,以免被裁掉。不管是對幹部還是普通員工,裁員都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從來沒有承諾過,像日本一樣執行終身雇傭製。我們公司從創建開始就是強調來去自由。內部流動是很重要的,當然這個流動有升有降,隻要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提升了,個人的升、降又何妨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今天來說,我們各級部門真正關懷幹部,就不是保住他,而是要疏導他,疏導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