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初的美國與第28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希拉裏邪)
杜威在馬尼拉灣對西班牙人取得的絕對性勝利大大鼓舞了國會中的擴張主義者,到1898年年中他們便戰勝了反對派,通過聯合決議案並吞了夏威夷群島。第二年初美國對環礁小島威克島提出要求,並在1899年末吞並了薩摩亞群島的一部分,包括良港帕果帕果。麵對反帝國主義的情緒,這一切是國會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了。
西班牙失掉了主要殖民地,便決定放棄帝國的負擔,專注於國內發展。1899年西班牙以廉價拍賣了它在太平洋的領土——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和除關島之外的整個馬裏亞納群島,大約近千個。關島雖說是群島中最小的,但後來卻用來修建了幾個機場和優良的錨地。美國對西班牙的這些領土不感興趣,新興的帝國主義列強中的後起之秀德國則買下了這些。
20世紀初,世界海軍力量的對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04-1905年,日本人主要靠更為有效的艦隊打敗了俄國人,使西方國家大為震驚。德國人為了在北海奪取製海權向英國人發起挑戰,實施了一項大規模的造船計劃。不久前,摧毀了兩支西班牙艦隊的美國海軍開創了一個舉足輕重的新時代,它的現代化鐵甲艦隊在這一時期起了突出的作用。雖然美國海軍力量的出現並不象日本或德國海軍力量的出現那麼令人震驚和富有戲劇性,但卻有著更為深遠的影響。
此後40年裏,海軍為解決這些問題花費了大量心血。這些問題中最棘手的是如何保衛菲律賓群島。它們離美國有7,000多海裏,而離日本隻有1,000多海裏,離日本占領下的台灣僅300海裏。為了抵禦日本軍國主義的擴張,隻有在遠東保持一支占優勢的艦隊才能保衛菲律賓。菲律賓群島一旦落入日本人或任何一個東方勢力之手,美國人隻有控製了太平洋大部分之後,才能把它奪回來。這兩種情況都要求美國有強大的要塞基地設施。
使美國成為世界列強的一個中心人物是它年富力強的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在那個要求政治家要博學多識的特殊年代裏,總統羅斯福可算是個傑出人材了。他博覽群書,對曆史極感興趣。1882年他24歲時出版了《1812年海軍戰爭》,這本書是他早期的一部不朽著作,它表明了作者的興趣和他對海軍首要原則的深刻理解。1888年他就這同一戰爭為題在海軍學院發表演說,並在那兒見到了後來成為他在海戰研究方麵的良師益友艾爾弗雷德·;塞耶·;馬漢。1890年,在他任文職特派員時,他為《太平洋月刊》寫了一篇關於馬漢剛出版的《海上力量對曆史的影響(1666-1783)》的書評。他在書評中公開讚揚了作者,並提出自己的觀點:美國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不僅要有巡洋艦,而且要有一大批能與其他任何國家抗衡的戰列艦。”
1901年秋天,一位刺客的子彈使已被選為副總統的羅斯福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四年前海軍部年輕急躁的部長助理現在成了美國的最高執政長官。在羅斯福執政時期和他選拔的繼任者威廉·;霍華德·;塔夫脫執政時期——這也是羅斯福的聲譽和個人權威的鼎盛時期——羅斯福正確的外交政策和海軍政策成為國家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國各種私營工業的利益都維係於不斷擴張上。航運業、出口業、鋼鐵公司,尤其是造船業很自然地都讚成有一支強大的海軍。1903年,這些行業與一些退休軍官和知名人士一起成立了美國海軍聯合會,這個目標單一且明確的活躍組織很快就發揮了效力。
從1903年開始,海軍部每年建造兩艘主力艦,雖然在實施這個計劃的頭一個10年中有幾年未能兌現,但它基本上成為海軍造艦的指標。總起來說,塔夫脫執政期間(1909-1913)的建設政策是羅斯福的目標的繼續。
下列表格顯示了對海軍日益增長的重視。
財政年度聯邦總支出(美元)海軍支出(美元)占總數百分比1890318,040,71122,006,2066.9%1900,860,84755,953,07810.7%1901524,616,92560,506,97811.5%1905567,278,914117,550,30820.7%1909693,743,885115,546,01116.7%1914735,081,431139,682,18619.0%海軍建設費用的增長主要用於增大艦艇的噸位和改善其性能。1903年一艘一級戰列艦耗資538.2萬美元。而1907年建造的“特拉華”號和“北達科他”號的標準排水量是2萬噸,每艘耗資822.5萬美元。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每艘戰列艦的造價猛增至1500-2000萬美元。本世紀初一艘典型的一級戰列艦的長度不足400英尺,排水量為1.5萬噸。到1914年,美國已開始建造排水量為3.2萬噸的戰列艦了。
美國造艦計劃中一個明顯的弱點是它隻注重造主力艦。執政的羅斯福和塔夫脫以及他們的職業顧問早已發覺了這一弱點。但他們認為,建造戰列艦需要4年的時間,而小型艦艇則可以根據需要在短得多的時間裏造出來。而在1917-1918年間海軍參加的那種戰爭中,這種造船方針卻證明是極其錯誤的。
1914年伍德羅;威爾遜總統為墨西哥人民組建一個民主政府的努力和海軍少將亨利;梅奧的驕橫使美國與墨西哥處於交戰的邊緣。美國在墨西哥的鐵路、油井和礦業方麵有10億美元的投資。為了保護美國的利益,威爾遜總統拒絕承認靠暗殺其前任把自己立為墨西哥總統的維多利亞諾;韋爾塔的政府。當韋爾塔執政後爆發的騷亂切斷了股息時,為了維護上述利益要求威爾遜進行幹涉,但美國總統所做的隻是在墨西哥海岸線外駐紮海軍,允許向韋爾塔的反對派出售武器彈藥,並要求韋爾塔辭職。
在這種緊張的局勢下,墨西哥政府於1914年4月9日扣留了一艘正在坦皮科港加油的美國小艇上的水手。不過,墨西哥人很快就把他們放了,並賠禮道歉,但指揮美國分艦隊的海軍少將梅奧卻不買帳。他向坦皮科的墨西哥將軍發出一份最後通牒。要求他在24小時之內“在海岸上一個突出的位置公開升起美國國旗,並用21響禮炮向國旗致意”。墨西哥將軍根據韋爾塔的命令拒絕了這種奴顏婢膝的做法。威爾遜感到應該支持自己的少將,於是命令駐紮在韋拉克魯斯附近的美國分艦隊指揮官占領了那兒的海關。他的這一行動險些引起第二次墨西哥戰爭。
一支由海軍陸戰隊隊員和水兵組織的混合部隊於4月22日在“普雷裏”號、“切斯特”號和“舊金山”號軍艦的炮火支援下打進了城市,占領了海關、電報局和其他海濱建築。這時美國艦隊總司令、海軍少將查爾斯;巴傑爾也隨5艘戰列艦到達了。岸上部隊的兵力大大加強了,到22日中午完成了對整個城市的占領。不久,一支美國陸軍分遣隊前來接管了城市。在戰爭擴大之前,由阿根廷、巴西和秘魯提出的一項聯合仲裁被雙方接受,避免了一場全麵戰爭。7月,韋爾塔自動逃亡到國外;11月,美國軍艦撤離墨西哥沿海。海軍要求在菲律賓擁有基地的問題成為和平談判中的一項重要議題。後來美國接管了整個菲律賓群島。正如我們已經說過的,為了保衛這塊剛得到的遙遠的土地,美國又吞並了關島、夏威夷、薩摩亞和威克島,而且為建設一條由美國控製的地峽運河提供了有力的論據。
如果說吞並菲律賓給美國造成了麻煩的話,這種吞並好象還為在遠東,特別是在中國的貿易擴張提供了機會。美國商人們認為他們在中國發現了一個美國貨的巨大的潛在市場。但是歐洲列強幾乎已經壟斷了對華貿易。中日戰爭暴露了中國政府的無能之後,列強們開始進入中國——在海軍分艦隊的保衛下先取得立足點,再標出“勢力範圍”。中國雖然還擁有自己的主權,但卻要被瓜分了。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美國就會失去一切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結局,美國就必須趁亂也給自己抓一塊勢力範圍,或想辦法阻止其他列強瓜分中國。許多海軍軍官傾向於第一種選擇,要求在舟山群島建立一個美國海軍基地,或從台灣渡過海峽,在三沙灣建立基地。但美國政府不願意采用這種露骨的帝國主義政策,而是想辦法阻止其他列強鞏固在中國的立足點,國務卿海找到了一個解決辦法。他在1899年曾起草了一份文件,要求各列強保證,中國各地不管屬於誰的勢力範圍都應該向所有友好國家進行貿易開放,這就是著名的“門戶開放”政策。
1900年,一群被稱為義和團的青年愛國者發動了一場驅逐外國人的運動。中國政府起先想阻止義和團,恐怕他們的活動會引起外國人進行進一步的幹涉。但隨著義和團的力量不斷壯大,政府也開始支持他們了。1900年春末,在北京的外國使節向他們本國政府要求軍事和海軍支援。美國派“紐瓦克”號巡洋艦到海河,艦長b;麥考拉上校率大約100名水手加入了一支臨時拚湊而成的約2000人的聯軍。這支部隊在英國海軍指揮下曾企圖打進內地進入北京,但未成功。美國極不願意與帝國主義列強聯合而名聲受損,宣稱自己的部隊獨立行動。
1900年8月4日,另一支1.86萬人,包括2500名美國士兵和海軍陸戰隊隊員的聯軍經過激戰占領了北京,解除了對外國使團的包圍。1901年9月,中國政府同意了一份盟國聯合備忘錄,在39年裏賠款3.33億美元。美國後來把自己的那份賠款的大部分還給了中國,它用賠款設立了獎學金,使中國青年能到美國學習。
早期海戰都是近距離海戰,原因之一是火炮放出的濃煙擋住了視線,槍炮手瞄準很困難。19世紀末隨著無煙火藥的普及,在最大射程內進行戰鬥已成為可能。英國做了一係列的嚐試,使射擊指揮適應新的射程的需要,但美國海軍這方麵卻起步很晚。在聖地亞哥海戰中隻有稍多於3%的美國炮彈擊中西班牙軍艦。當時正在遠東服役的美國海軍上尉威廉;西姆斯看到了英國皇家海軍的先進的射擊技術,並與英國射擊技術專家,“標準瞄準具”或指揮儀的發明者珀西·;斯科特上校交了朋友。斯科特曾根據對一組典型的炮手所做的動作設計出一套詳細的訓練規範。他證明,隻要對當時使用的火炮俯仰裝置加以改進,就可以使火炮在艦艇左右搖擺時對準目標。
研究了斯科特的方法之後,西姆斯回到美國,滿腔熱情地要改進美國海軍的射擊技術。但是他的請求報告如石沉大海。他無視層層上報的程序,直接給總統寫了信。羅斯福總統不但沒有為之不快,反而對西姆斯的報告做了有利的指示。航海局新任局長,支持革新的亨利;泰勒少將任命西姆斯為射擊練習監察官。西姆斯在這個職位上從1902年幹到1909年。他使新方法在美國海軍中得到應用,其效果連那些因西姆斯常常擺出傲慢架子而對他有個人反感的軍官也為之欽服。
在本世紀初列入編製的兩艘典型的美國戰列艦是“新澤西”號和“羅得島”號。它們的排水量約1.5萬噸,速度19節,裝有4門12英寸口徑的火炮,8門8英寸口徑的和12門6英寸口徑的火炮。美國軍官開始提出疑問:“為什麼要用不同口徑的火炮呢?”有了無煙火藥,改進了射擊技術,最大口徑火炮的最大射程似乎就是最佳戰鬥距離了。在這種距離上較小口徑的炮火是打不到敵人的。為什麼不撤掉二級炮組,增加大口徑炮的數量呢?1901年美國海軍少校霍默;龐德斯通設計了這樣一艘全部裝配大口徑炮的戰列艦,海軍部否定了他的設計,認為這個設計至少是超前的。
1905年經過海軍的提議,國會終於批準建造“密執安”號和“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這兩艘艦上裝備有8門12英寸口徑的火炮,沒有二級炮組。這8門火炮裝在4個雙聯裝旋轉炮塔上,炮塔又兩個一組地裝在艦船中軸線的前後兩端,靠內側的火炮可以升降,以便越過外側的火炮開火。這樣的軍艦可以8門炮同時舷側齊射,或4門炮前後射擊。在此後的兩年裏“特拉華”號和“北達科他”號也加入現役,都裝有10門12英寸口徑的大炮,但同時也裝備有5英寸口徑的反魚雷快艇炮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