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風雨皆無情(3)(1 / 3)

看到這裏每個人都會感覺到酸澀,但同時亦會讓他們之間的情感所感動,人們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何況是半路夫妻。張愛玲沒有離開對賴雅來說是最大的安慰和感激。他真的不懂,那個曾經同樣深愛過這個女人的男子,怎能評說出她是“心毒手辣”的話來?他將自己的無情與無恥盡數偽裝,變成了攻擊弱小女子的鋼刀,簡直讓人氣憤。如果他現在在眼前,賴雅真的想揮去兩拳,告訴他,他真的不值得這個美好的女子來愛。

那麼自己呢?看著癱瘓的身子,賴雅眼眶濕潤了,其實他也不值得張愛玲來愛的,她本可以有個更富裕,更輕鬆的人生來選擇,但她沒有,她留下了,對賴雅來說是永世都不能還報的情感,亦是心底最尖銳的愧疚,他最終的愛隻化成了拖累人的籌碼,他羞愧,卻仍舊不忍放手。人都是自私的動物,誰都不能說誰錯了,隻能歸咎於命苦而已!

通過朋友的幫助,張愛玲又接到位於麻省康橋的賴德克利夫大學的邀請,便在1967年的4月,與賴雅悄悄地離開了邁阿密大學。

張愛玲和賴雅來到康橋時,賴雅的身體已經虛弱到極點。張愛玲此時也有朋友時常來信,但她從未向他們提過她的困境。自從香港事情發生後,張愛玲就算再苦就不想尋求誰的施舍,她要保全自己的尊嚴。

有一次,賴雅在彼得堡的表親來看望賴雅,當年賴雅與張愛玲在彼得堡結婚時,賴雅還曾經要表嫂支援他們一點兒舊的家具。但此時當賴雅看見表親時,竟將頭扭轉向牆壁,他向表親揮了揮手,要他回去。當時表親是不理解,但張愛玲立刻明白賴雅是什麼意思了,他不願讓別人看到他的病情,為了他的境遇而難過。

在動物中,大象就有著這樣自尊的想法,當它知道自己病了,命不久矣的時候,便會悄悄地找一個地方,安靜地睡過去。而賴雅也想做頭大象,他已經夠拖累張愛玲了,那麼就讓他一生隻對不起這一個人,別叫其他人來揪心了吧。他把他的願望告訴了張愛玲,張愛玲懂得了他,其實,做頭大象也是張愛玲自己的心願。從此,張愛玲再也沒有讓任何人到家中來看望賴雅。他們隻是安靜地走著自己最後的路程。二十多年後,張愛玲離開人間的時候,也是選擇了這樣一個悄悄離去的方式,直到最後,也沒有放棄自己的尊嚴。

到康橋半年後,賴雅終於消耗完了自己的能量。在張愛玲一個人陪伴下,賴雅走向了他向往已久的天國。他終於解脫了。他悄悄離去,沒有舉行葬禮,隻是由霏絲安葬了他的骨灰。

那一年,賴雅76歲,張愛玲47歲。 張愛玲平靜地處理完賴雅的後事。望著本來就很空蕩的屋子,此時四處寥落,再也無法尋覓那抹疼愛她的人的呼吸了,靜靜坐到角落裏,張愛玲沉默了好久,當黃昏的陽光斜射進來的時候,張愛玲覺得她也該放棄了。這麼多年,她真的累了,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她從來沒有得到過快樂,隻是被傷害得傷痕累累。

早年,她從不和睦的家庭中體悟出的是:人間無愛。成年後,她在社會裏,愛情裏,婚姻裏,曾經有過的甜蜜不過是過眼雲煙,今生今世,她已了無牽掛,她想放棄對人間的參與。

張愛玲情感生活中的最後一爐香已經快燃盡了,就像周芷若那番掙紮後,最終得到心灰意冷的安寧。愛情是個沉重的花蕾,看似彌漫清香,結果骨子裏盡是蒼涼,卻偏生有人拚了命地要去追尋那股幽香。張愛玲用她自己的愛情手勢,寫出了一篇不能被複製的純粹愛情故事。這個故事告訴那些活在普通世俗社會中的人:愛情是聖潔的,高於一切。

紅白玫瑰

有人說人生如茶,清淡而深遠,有人說人生如戲,變化而莫測,有人亦說人生如夢,走進時你阻止不了,夢醒時又早成定局,更改不了。這個繁華世界裏有太多太多的偶然和必然,就像張愛玲,她自小自視為天才,必然要成名,而她性情如此,必然要比別人容易品嚐到人生的艱辛和苦澀,一串串的偶然,成了必然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