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譯者序:激烈衝突(1 / 1)

不過,由於本書名為《明治天皇》書中自然包含了大量對日本皇室的描寫,以及對天皇的竭盡讚譽之辭,如稱讚日本皇室是“人類最美好的理想樂園在世上的體現”稱讚曆代日本天皇均是“一心為民,毫無私心”而且,日本式的“神國”思想和報答天皇“大禦心”的忠君理念更是充斥著小說的始終。對此,譯者認為,作為一名日本作家,擁有如此的思維方式及創作風格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中國讀者應理性對待。

日本天皇製的存在既是日本的一種政治製度,也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自《日本書紀》記載的公元前660年登基的第一代神武天皇起,到1989年登基的當今平成天皇,日本的皇室綿延至今一共125代,從未間斷。其間雖有幕府等世俗勢力壟斷過日本的政治權力,但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日本曆史上始終未出現過欲推翻皇室取而代之者,充其量隻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不能不說是因為在普通的日本民眾中間,天皇及皇室具有近乎於神靈的神聖不可逾越的精神權威。通過閱讀本書的相關內容,可使中國讀者對日本的天皇製和日本人的天皇觀有一個相應的了解,對天皇製的存在進行深入的思考。基於這一想法,譯者在翻譯與天皇有關的內容時,除了對作者的個別用詞作了符合中國讀者感情的轉譯(如對於原文中“我國皇室”我們的皇室”的表述,原則上轉譯為“日本皇室”外,對其他內容均予以保留,並全部采取了直譯。

本書中文版根據日本講談社1987年版6卷文庫本譯出。本書翻譯分工為:上冊(原書一、二卷)胡曉丁、張宏;中冊(原書三、四卷)張宏、胡曉丁、孫曼;下冊(原書五、六卷)胡曉丁。全書由胡曉丁統稿。

翻譯此書的過程,也是對日本近代史一次極好的學習過程。譯者希冀竭盡所能,將原文翻譯得更貼近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怎奈才疏學淺,譯文中定有許多不足乃至錯誤的地方,敬請見諒。

衷心感謝出版者給了我們這個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同時,也希望大方之家不吝賜教,以使我們的學習能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胡曉丁

二○○九年九月於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