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古稱沃衍,珍寶所聚,海嶽精液,善生俊異”自古以來,地靈人傑,俊彥迭起,為中華民族的文明史譜寫了光輝篇章。
這片古老而神奇美麗的山川和熱土沃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誌士仁人,賢才豪傑。治水歸流的夏禹,臥薪嚐膽的句踐,東漢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東晉的“書聖”王羲之,唐代詩人賀知章,南宋偉大愛國詩人陸遊。明清時期著名書畫家徐渭和哲學家王守仁。晚清革命誌士徐錫麟、陶成章,以及近現代馬寅初、竺可楨、範文瀾、陳建功、胡愈之等著名教育家、經濟學家、科學家、新聞出版家,都以照人肝膽的千秋功業,照亮了祖國燦爛的曆史星空。特別是學界泰鬥、世人楷模蔡元培、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和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周恩來更是蜚名中外,重名千古的俊傑。紹興也撫養了一代又一代名彪史冊,流芳百世的女俊彥,起了半邊天的作用。
春秋末年的西施,是一位有智慧謀略的絕世美女,一代女中豪傑,撫琴舌戰伍子胥的愛國美女鄭旦,武藝高超的劍術家越女,忍辱負重、入吳為質受盡苦難,回越後盡力協助句踐勵精圖治、富國強兵的愛國女子句踐夫人,生性剛烈的愛國女傑越姬等,是這個時代這塊土地上出現的第一批卓越女傑。
秦末隨夫項羽戎馬倥傯、馳騁疆場,垓下悲歌別英雄的虞姬,東漢千辛萬苦培育教誨兒子成才的王充賢母,立誌盡孝投江尋父的孝女曹娥,都是受人敬佩的女子。
東晉稱“後世楷書典範”的著名書法家衛夫人,譽為東晉“女中仙筆”的郗璿,善作詩歌、擅長書法,辯才超群的謝道韞,寫作《答玉團扇歌》的才女桃葉,一時女彥薈萃,文風鼎盛,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墨寶和文化遺產。情女祝英台,她與梁山伯淒美的愛情故事,奏響了反抗封建束縛追求婚姻自主的壯麗頌歌,千百年來家傳戶誦,婦幼皆知,更有曆代各種戲劇版本傳唱,影響波及國內外。
到了唐代,這個地區被稱為越州,它不僅是一州的首府,而且是浙江東道節度使所在地,儼然一大都會,經濟繁榮,人文興盛。著名詩人元稹的第一位啟蒙老師鄭氏苦心教子,工詩善歌舞,與薛濤、李冶、魚玄機並稱唐代四大才女的劉采春,詩壇上名噪一時。
南宋建都於臨安,越州因宋高宗兩度作為臨時首都而升州為府,並冠以年號,稱紹興府。當時,雕版印刷業發達,藏書豐富,成為一個首都外圍的文化中心,人文興盛。善詩能文的才女唐琬,一首和《釵頭鳳》詞,打動了多少誌士仁人、文人墨客的心扉,寫成了多少扼腕歎息的文章和劇本。善詩、工書、精繪畫的才女楊娃,詩文為伴度終生的女詩人陳梅莊,其大量詩篇為紹興文壇倍增光彩。
明代詩畫壇上傾情大義的才女商景蘭,善詩畫的隱逸才女商景徽,善詩詞、精繪畫的著名才女李因,一句“一枝留待晚春開”詩,令人大為驚異,越中俊媛王素娥,詩畫終生、著作頗豐的才女王端淑,都為紹興優秀文化錦上添花。代父躍馬衝敵寨、盡忠報國的女英雄沈雲英;毀家紓難、義保社稷的愛國賢女姚淑人;忠膽義烈隨父磔的金氏等,則表達了紹興女子剛正不阿、大義凜然的風骨和愛國精神。
迨至清代,紹興的文化事業仍然賡續不衰,詩壇才女祁門五女祁德瓊、祁德淵、祁德、張德蕙、朱德蓉,精於詩畫而聞名的陳道韞、徐昭華、周巽、金禮贏,王倩等也為紹興優秀文化增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