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六(2 / 2)

朱桓也是世家中人,他當然明白如果袁方真的成了袁紹的繼承人,那麼跟著他獲得的不會比跟著袁耀更少,或許更會多得多。

隻是,這要等袁方真成了繼承人以後再說。

“隻是傳言嗎?”又瞄了一眼前頭的袁耀,雖然明知道離著遠他不可能聽到自己的說話,可朱桓還是下意識地把聲音壓得極低。

“是,隻是傳言,尚無定論。因為有的長老覺得大公子並無犯錯,要是現在讓袁方過繼,並改立為繼承人,於理不合。”

“隻是因為沒有犯錯嗎……”

聽了陳熾的話,朱桓不禁苦笑。

跟著,陳熾也苦笑了起來。

可接下來,兩人的苦笑還在繼續,而且更甚。因為,袁耀接掌了徐州大軍的指揮權。

說實話,在袁家的精英教育之下,袁耀不能說就完全是一個草包,隻是要說到打仗,他就真的不是根蔥。他連一本兵書戰策都背不下來,又沒實際統兵的經驗,真是比之趙括都還要不如。偏生他卻還自我感覺良好,就因為有個內應。

“明日一早就發動總攻把彭城攻下吧。”

看著大言不慚,似乎彭城已經成他囊中之物的模樣,朱桓和陳熾是歎息一聲,無奈地躬身領命。他們知道,以袁耀的器量,是不會在下定決心打出自己威風的當下聽去他們兩人的意見的,除非是……

咦,對了,陸績呢?

出了帥帳,朱桓拉住了陳熾,好奇地向他打聽。畢竟自從投靠江東以來,就因為陸家往昔在江東的德高望重被袁耀引為心腹,當然,陸績本身的才學也值得袁耀將他引為心腹,尤其是在華歆、陳端和秦鬆等大部分江東高層智囊已明顯偏向袁方的當下,陸績這樣有真才實學的謀士就更為袁耀看重了。再加上以陸家如今的破落,實在再沒有餘力向第二方勢力進行投資以期振興陸家,所以對於袁耀的輔助,陸績是不遺餘力的,這也是為什麼袁耀隱隱有不顧資曆和名望,要將陸績立為謀主的趨勢的原因。

如此重要的一個人物,在此番袁耀要打出自己威風的當口怎麼會無緣無故的不見了蹤影?

“你問陸公紀的話,他如今在廣陵。”

“廣陵?”朱桓先是一愣,以為陸績是舟車勞頓倒下了,可隨即他又想起了廣陵有些什麼,“你是說陸公紀他替下了你的工作,負責指揮後方的調度?”

“我善於用兵,陸公紀善於調度。後方我在各處要點已布置好了防線,水路兩條糧道也是加強了防護,正是給陸公紀發揮所長做好了準備。”

“是大公子對他一向以來的鞠躬盡瘁所給予的獎賞嗎?”

“當然。雖說按照大公子剛剛亂搞一通下的命令,在攻打彭城的時候我們會損傷更多的將士,可是有著內應幫襯,還有以我軍和彭城守軍的兵力差距,這彭城還真不是什麼難啃的骨頭。如此,攻下彭城的大功,大公子讓手下的重臣分一杯羹,不也是理所應當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