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王收留他們了,得十數萬黃巾投靠,濮陽王瞬間實力大增啊。”看著城門前一幕,華歆露出一個不屑的冷笑。
“太平道昔年本是行善事,救死扶傷,卻不知何時開始多了如此多打家劫舍的毒苗,然後太平道名聲臭了,就變成了黃巾賊。如今南方黃巾投靠濮陽王,得濮陽王為其正名,他們又能從暗地裏來到明麵上了。包括以前投靠叔父的,此刻也都可以明目張膽地行動了。”
“如此一來,主公能在明麵上用的兵力,一下子就增加了。”
“不必再把大軍藏著掖著白耗糧草,又有皇室正名,不必擔心擔上亂賊之命,濮陽王的到來真是好處多多。華大人這一計著實漂亮。”
“謝公子讚賞。”轉身麵向袁方,華歆拱手,低下了頭。
“不過徐家這一撤資,軍需資金缺口太大,仍需想辦法填補,華大人可有方法?”
“江東豪族何止一個徐家?公子放心,屬下已有想法,能為主公填補徐家離去的損失。”
“既如此,華大人請從速行事。既是濮陽王得了黃巾效忠,那麼他便該急著催促叔父出兵了,我們時間不多了。”
“屬下明白。”
點了點頭,袁方轉身就要走下城樓,在走之前,他又最後看了城下一眼,卻正好與那帶領黃巾的老者對上了眼。
“於吉,往後就該礙事了。”
建安十一年十月十一,冬。濮陽王劉辨南下江東,十七萬黃巾聞風來投。
…………
風很急勁,可陽光卻很明亮。海浪拍打在岸邊,拍打在船身上,伴隨著沙沙的聲響,飛濺出一粒粒的浪珠。
“子揚,可還滿意?”騎在馬上,葉成舉起手遮了遮陽光,語氣有些調侃。
“謝大人美意。”
“美?嗯,的確挺美。”說著,葉成的目光轉到了身前的大船上。那裏正有一個嬌小的身影,慢慢踱步走進了船艙。雖然臉上遮著白紗,外人看不真切那人影的真容,可是葉成見過,劉曄也見過,那確實稱得上是一個美人。
“美是美,可你也千萬別讓她給迷得神魂顛倒啊。”
葉成的調侃還在繼續,劉曄卻是仿如未聞,隻是對著葉成躬身施了一禮,便也舉步走上船舷。
“切,這劉子揚笑一下是會死啊。”笑罵了一句,葉成策馬轉身,在他身後,是三千剛剛被送來的讀書人,“諸位,看清楚此處風景了。這是九州,地處倭奴南端的大島,也是倭奴的龍興之地。各位將來要往北去,趁倭奴無人做主,將倭奴人的各個部族掌握在手中。至於方法……”葉成一手指向不遠處那已經落了帆,正緩緩離去的大船,“劉曄皇叔已為大家做了示範。隻教他們忠義不教人倫,捧他們的婦孺掌權,然後征服那些婦孺。很卑鄙吧?”
葉成突然這一問,讓得眾書生麵麵相覷。
“沒錯,此計是很卑鄙。可等各位之後,人們卻隻會從史書上看到,諸位隻身赴海外,以智勇為國謀,嘔心瀝血將化外蠻荒變成我朝國土。以文筆開疆,到時諸位已足以名留青史了。”
名留青史,哪個不愛?尤其是讀書人。
建安十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春。倭女皇入京覲見,伏請歸化大漢,嫁皇叔劉曄為妻。此,倭奴正式劃入漢朝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