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九(1 / 2)

“張醫師。”

醫工就隻是醫工,就如樂伎就隻是樂伎,隻有向張仲景這般天下神醫,才值得陳宮這般的士人的尊敬。

沉思間,忽聽有人呼喚,張仲景被驚醒回頭,就見陳宮不知何時出現在了他的身旁。陳宮貴為武陵長史,地位崇高,出身士門的張仲景是十分注重身份尊卑的,於是連忙恭敬躬身行禮。

受了張仲景一禮後,陳宮還禮,接著問道:“吾觀張醫師對此處攤販所賣藥草甚是專注,不知張醫師是否從中有所得?”

“不瞞陳長史,此處藥草確有過人之處,是讓機開了眼界。”

“哦?能得張醫師如此稱讚,想必製藥之人必是不凡,卻不想竟是於此得見。”說完,陳宮就轉過身來,想要拜會一下那能製作出連張仲景這般神醫都讚不絕口的藥物的能人。

自從劉信入主武陵,雖然有所保留,卻也從北疆照搬了不少的政策過來,其中就包括對醫療的大加投入。陳宮也是有識之士,明白對醫療的投入有多利於未來的發展,所以也是十分支持。不過,縱使官府再大力支持,人才短缺卻始終是個大問題。

循北疆例,武陵的醫療係統也分為兩部分,軍隊和民間。本來當劉信出發來武陵的時候,除了董傑,葉成還想再給劉信配一個被華佗**出來的醫道高手的,隻是當時北疆醫療人手也是緊缺,能勻給劉信一個華佗高徒董傑,已是給足了葉成麵子了。

要再較真起來,除非葉成出麵讓那幾個掛著榮譽顧問名頭的老名醫出山了,可是以那幾個老名醫的年紀,讓他們千裏迢迢地趕路,隻怕不等他們去到武陵救人,半路上就先得讓人來救他們了,而且還未必一定能救得回來。

於是無奈,劉信隻好帶著董傑上路,打著先讓他兼管兩部醫療係統,然後再在當地尋訪到醫道高手後,再讓那人來分擔董傑的辛勞了。很幸運的,才剛到武陵地界,劉信就發現了這麼一個人,就是張仲景。

以張仲景一身於華佗在伯仲間的醫術,讓他分管、**民間的醫療係統,然後讓在華佗處學習外科傷病學得更好的董傑掌管軍醫係統,這無疑是最理想的設計。可惜,那濃縮了張仲景一身醫學精華的傑作《傷寒雜病論》,花去了他全部的心血,讓他雖是在劉信的誠意下接受了武陵醫學院院長之職,可實際上至今為止醫學院的事務全都是由兼任副院長的董傑在掌管,而張仲景除了每月三天坐鎮門診外,其餘的時間他無不花在了編撰《傷寒雜病論上》。

張仲景這個醫學院院長等同名存實亡,董傑兼管兩大醫療係統分身乏術,此時若能尋得一個醫道高手分擔董傑壓力,武陵的兩大醫療係統建設速度將會大大地提升。至於他是不是漢人,能為武陵建設發展所用,那這些都不是問題。

“敢問幾位,這藥可是你們所製?”

陳宮開口問過,卻見對麵幾個蠻人隻是瞪著眼睛望著他,也不說話。直到過了好一陣子,他們才轉過頭來,對著旁邊正在收錢的一個蠻人基裏哇啦地叫了幾句。那收錢的蠻人聽了同伴的叫喚,馬上把錢扒拉進一個竹罐裏,然後滿臉堆笑地走了過來。

“幾位,請問,要些什麼?”

這蠻人漢語說得有些生硬,卻也咬字清楚,陳宮見能溝通的人出現了,於是再次禮貌地問道:“敢問,製藥之人可在?”

陳宮問完,便又見那蠻人漢子如先前他的同伴一般,隻是瞪著雙眼,傻傻地盯著他看。見此,陳宮眉頭就是一皺,心想這蠻人也不說話,隻是瞪著我看,到底何意?

“請問這些藥是誰做的?”

“我們,族長大人。”

見張仲景問話,那蠻人漢子就立即回答,陳宮是不解地轉過頭來,見此,張仲景便低聲向他解釋道:“鶴峰寨因為親近漢人,與漢人交往頻繁,所以通曉漢語,可是別處的蠻人卻未必一定,許多部族也僅僅隻是會聽或是會說漢語而已,所以與他們談話須得把話說得直白些,他們才能聽得懂。”

聽了張仲景的解釋,陳宮是明白了對方不搭他話的理由,於是便也隻好收起了說話文縐縐的習慣,開口直白地問道:“請問你們族長在哪?”

“去,玩。”

“玩?”

“應該是去逛集市去了。”張仲景與蠻人交往更多,對對方的說話理解更深也更快,見陳宮一時沒反應過來對方說話得意意思,忙在一旁幫著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