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一 董卓進京(九)(2 / 2)

“既是保駕,為何聖駕之前卻不下馬?”

耳聽劉協話中已有責怪之意,徐榮雖然有點不屑,但是卻也不敢在董卓大軍未到之前便和皇家撕破臉皮,於是便也立即下馬,拜於道左。

“徐校尉,大司馬忠心為國,非是歹人,且請罷兵。”

既然皇帝發話了,徐榮自也沒有不應的道理,反正也已經下馬行禮了,也不在乎多給他一次麵子了,做戲做全套嘛,雖然其實徐榮心中很想幹掉皇甫嵩,好為董卓剪除一個在軍事上能造成威脅的敵人。

徐榮下令,攴胡赤兒和李利馬上停下了攻擊,策馬退到一邊,對皇甫嵩虎視眈眈。

敵人退開,皇甫嵩以劍拄地,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雖然渾身衣甲破損,徐榮狼狽不堪,可是終究是沒有生命危險,不過他手下的北軍將士,卻是經過飛熊軍殘酷的洗禮,如今隻生下了兩三百人了。

看到皇甫嵩無恙,劉協終於是鬆了口氣,接著便是對徐榮一番撫慰,一切繁文縟節過後,劉協才在徐榮的“護送”下,回返皇宮之中。

…………

自從雒陽城中逃出,一路急趕慢趕,五天後,葉成一行終於是來到了司隸和並州交界處的葵城。

“俞涉,你這次過來,沒被別人知道吧?”

在葉成運作下已經成為了葵城縣長的俞涉站在臨時大營的主帳之中,在他麵前,端坐著雖然臉色有點憔悴卻依然端莊高貴的何太後,以及光祿勳盧植、尚書令蔡邕、葉成、趙雲以及另外幾名京中權貴。

“請太後放心,臣接到太後密信後一直秘而不宣,城中無人知曉太後已至葵城。就是這次為太後及諸位大人送上的一應使用,臣也是和心腹以剿滅山賊為名攜帶出城的。”

在葵城縣長的位置上磨練了幾年,俞涉整個人的氣質看起來倒是顯得更加幹練了。

“嗯,你辛苦了,這次的功勞哀家是不會忘記的。”一聽何香這話,俞涉連稱不敢,看著俞涉的謙卑表現,何香又是滿意地一點頭。

“夜深了,你先回去休息吧。”

“臣告退。”

躬身一禮,俞涉便退出了大帳,一見他出帳,賈詡便連忙上前,在他耳邊低語兩句,俞涉會意點頭後方才回營休息。

等到俞涉身影徹底從大帳之中退出,何香不禁籲了一口氣,臉上現出疲憊的神色來。可是她想休息卻還嫌太早,因為如今還有許多重要的事情眾人需要和她商議。

“太後,臣手下斥候傳回消息,董卓已於今日傍晚帶同三萬騎兵進入雒陽。而且斥候還報不見董卓大軍帶有糧草,所以臣猜測西涼軍尚有後續大部未到。”

葉成把胡車兒探得的消息說出,帳中便是一陣壓抑的沉默。

“葉中郎,以你看,我等如今該當如何?”

望向葉成的時候,何香很好地壓下了眼中對於葉成的依戀,依然表現出了她太後的身份在麵對臣下之時所應有的威嚴。

“回太後,臣這幾日連日思量,為今之計隻有先投並州,再去幽州。”

“何故投於並州之後還要再轉幽州?”發問的是盧植,帳中唯一一個資曆地位都夠,而起擅於軍事的大臣。

“因為董卓兵鋒太盛,以並州如今的情況,根本不可能是董卓的對手。不,要擊敗董卓,縱觀天下,沒有一人手上有足夠的力量可以做到,唯有到了幽州以後,由太後下旨,號召各地兵馬,才有可能從董卓手中救回陛下。”

“如今黃巾餘孽正並同南匈奴作亂,丁原手上確實沒有太多可用之兵。可是號召天下群雄,為何一定要去幽州?”盧植為葉成補充了一句,然後繼續表示自己尚有不解。

“因為劉幽州姓劉。”

一個看似不像理由的理由卻是讓得盧植明白了葉成的想法。就因為劉虞姓劉,是漢室宗親,他們把大義的旗幟送到了他手上,隻要他還記掛著自己漢室宗親的身份他便必然會起兵對抗董卓,隻要有他帶頭,到時群雄相應,驅逐了董卓以後,不管他是野心勃勃還是忠心為國,同樣會重新豎立起朝廷的威信,更利於將來朝廷的統治。

更何況劉虞還是一個有實力的漢室宗親,若然他能在討伐董卓之時表現出色,那麼對朝廷就更加有利了。

這麼算來,投靠幽州不但能最大限度地召集天下兵馬,還能為朝廷的長遠統治打下根基,是百利無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