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和言董卓手下飛熊軍乃驍騎精銳,果真名不虛傳。”
在白馬寺那不高的鍾樓之上,荀彧和徐晃剛剛親眼目睹了徐榮指揮西涼騎兵擊潰了長水校尉部的兵馬,這是第二支奉皇甫嵩的命令上前截擊徐榮的北軍五校兵馬了。
北軍五校軍營同大將軍直轄五營兵馬的營地交錯分布在雒陽城四周,相對於忠於何進的直轄五營兵馬,皇甫嵩這名沙場宿將的威名在北軍五校之中更加吃得開,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當皇甫嵩早前私下布置的探子傳回西涼軍的消息以後,他會派遣北軍五校兵馬前去截擊徐榮的原因,因為他隻能指揮得動北軍五校。
當然,皇甫嵩之所以會派遣北軍五校去截擊徐榮,其中還有在幾許無奈,因為何進手下的直轄五營,因為何進的死亡,結果被袁術和袁紹派人遊說後全都跟著兩人去攻打皇宮了。就是因為有這五營兵馬的加入,所以葉成緊守住皇宮內院以後,以盧植手下的一萬南軍也無法迅速弭平雒陽城中的混亂。因為五營兵馬再加上袁紹等人控製的軍隊,人數已經遠超南軍兵馬。
這些人分散開來,名義上是在抄滅十常侍的家人,但實際上卻有許多人在順手幹著燒殺搶掠的事情,讓得雒陽城中是烽煙大亂。盧植見狀,生怕這些人搶瘋了會又轉過頭來洗劫皇宮,於是不得不分出了數千兵力駐守皇宮。而這麼一來,盧植手上的兵力更加捉襟見肘,完全沒辦法撲滅城中的亂軍。
盧植所部兵馬剛好隻夠防禦宮門,至於殘餘在皇宮內部則依靠葉成的羽林軍防守,尤其是不知到底有多少殘餘的亂軍散步宮內,羽林軍根本動彈不得,於是不得已下,盧植隻能向好友皇甫嵩求援。
接到盧植的求援,皇甫嵩也知道不能再讓城裏繼續亂下去,否則後方不寧,他又要如何抵擋董卓兵鋒?思慮再三,皇甫嵩覺得以手上越騎和長水兩部騎兵,抵擋住徐榮所率的一萬西涼鐵騎,並不是不可能的任務,於是他下令調回步兵、射聲以及屯騎三部兵馬回返雒陽,協助盧植平亂。
可惜,皇甫嵩一世英名,卻不料在此緊要關頭,居然低估了徐榮以及他手下一萬飛熊軍。
由於越騎和長水兩營皆為騎兵,兩軍操練比之步軍需要更加寬廣的場地,所以其間軍營相距較遠,皇甫嵩的命令一到達,其中越騎校尉便等不及會合長水校尉部兵馬,直接就揮兵撲向徐榮所部了。
也許是越騎校尉覺得徐榮帶兵原來疲憊,不是養精蓄銳的自己的對手;又或許是因為他太過相信,從孝武皇帝開始便被稱為精銳的北軍五校之名,認為天下無出其右者,所以他出擊了,不等長水校尉部的到來,他率領著部下對著徐榮的飛熊軍發起了正麵的衝鋒,然後他敗了,短短一刻鍾的時間,甫一交手他便毫無懸念的敗了。
名將分三種,能打仗的,和會構建軍隊也即會練兵的,還有就是既會打仗也會練兵的。
所謂練兵,不止是教懂士兵軍令行止,戰陣搏殺,還會按照自己對於戰爭的理解,編譯出一支未戰,便已可稱為精銳的兵馬。此等兵馬隻需一場血的洗禮,便可真正化身天下驍騎。
徐榮會練兵,飛熊軍便是他花費無數心血打造,嚴格的訓練,精良的裝備,浴血的百戰,飛熊軍堪稱是徐榮軍事生涯的最高傑作——真正的天下驍騎。
可是,徐榮的最大價值可不在這裏。徐榮最大的價值在於他能讓自己一手調教出來的精銳飛熊軍,發揮出十二成的威力,換言之飛熊軍之所以是精銳中的精銳,是因為他們的統帥是徐榮,一個機會練兵又會打仗的名將。
會打仗的名將能守禦一方,會練兵的名將能強盛一國,既會打仗又會練兵的名將則能成為一個傳奇。
北軍五校是天下精銳,可在徐榮手下,飛熊軍則是精銳中的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