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字怎麼樣?到底是不是趙常侍的親筆?”劉宏原本就支起了耳朵聽著動靜,如今聽得蔡邕似要開口說出答案,他自是更加留心,卻想不到蔡邕話隻說了一半便停了下來,這讓急著想知道答案的劉宏再也忍不住心中的焦急,連忙上前兩步,眼巴巴地看著蔡邕,急不可待地開口問道。
“這個……”目光越過劉宏,看著眼睛如抽風一般眨個不停的葉成,蔡邕突然口風一轉,道:“回稟陛下,這筆跡咋看似乎和趙常侍的並無二致,隻是其中也有一些細微之處與小民記得的趙常侍筆跡有所不同,這可能是因為小民已經離京多年,對趙常侍的筆跡是記得不太清楚的緣故,所以現在小民也不敢斷言這書信的真偽。”
“那卿家要如何才能斷出書信真偽?”到了這時候,劉宏也是急得亂了方寸了,不但是語氣裏失了往日的風度,就是那話裏的稱呼也是亂了套,蔡邕已是被罷官多年了,如今不過一介布衣,可是劉宏卻還是稱呼他為卿家,由此可見,劉宏此刻心裏到底有多麼的焦急。
“回稟陛下,小民需要一些趙常侍最近寫下的書信,等……”在劉宏身後,葉成朝蔡邕伸出了三個手指,蔡邕會意,接著說道:“三天,三天之後小民應該就可以斷出此信的真偽了。”
“三天……還要等三天……”劉宏嘴裏喃喃著,有點失魂落魄的樣子。
“既然如此,陛下,不如這幾日就讓伯喈先生住在這偏殿裏頭,再讓人準備好被褥食物,好讓伯喈先生能在第一時間把鑒定結果送給陛下如何?”
“好,就按葉愛卿所言,蔡邕,這幾日你就留在這偏殿之中,認真地鑒定這書信,有什麼需要隻管說,朕一定讓人為你備好。”
“謝陛下抬愛,小民一定會盡力而為,爭取盡早鑒定出這書信的真偽。”
雖然蔡邕態度誠懇讓劉宏很是滿意,可是一想到還要再等三天才能等到結果,劉宏心裏免不得又是一陣焦急,隨口勉勵了蔡邕幾句,便是一擺袍袖,轉身離去。
…………
“這葉成搞什麼鬼?這明明就是趙忠的筆跡,別說我,就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可是他卻讓我在這裏多呆三天,他到底想幹什麼?”
站在偏殿裏,蔡邕皺眉看著手裏的竹簡,心裏卻是不斷地在猜測著葉成的用意。
“蔡先生,請用膳。”就在蔡邕思考之際,一個宮女手裏捧著食盤走進了殿中。
宮女退出了偏殿,蔡邕才剛拿起了飯碗,剛剛嚐了一口,卻發現在那粟米當中有一方白布。
小心翼翼地用筷子把白布夾出,把白布展開一看,蔡邕便發現了上天寫滿了小字,細細閱讀一番,蔡邕臉上顯出一片猶豫,目光不禁望向了一旁的木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