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乓啷”一聲,在廣川城的縣衙之內,一隻陶土茶碗被狠狠地摔到了地上,粉碎成了數不清的碎塊。
在主位之上,公孫瓚帶著滿臉的怒火,不住地在來回踱步,嘴裏還不時的低聲發出諸如“該死”、“混賬”、“狗養的”之類的咒罵。
在堂下,公孫瓚的一眾部將分列兩旁,麵對自家主將的怒火,沒有人願意去觸這個黴頭,所以他們現在隻是緊閉著嘴巴,低頭看著自己的腳尖,安靜地等待這次暴風雨的過去。
公孫瓚的竭斯底裏,不但使得他的手下個個噤若寒蟬,更是嚇得堂前的那個倒黴士兵渾身發抖,心裏不斷的祈求這神仙保佑,自家主公千萬不要把氣撒到他的頭上,盡管公孫瓚會變成如今的模樣是因為他的緣故,可是他也不過是老老實實地向著公孫瓚稟報了城中的一切錢糧都被黃巾軍席卷一空而已。
咬牙切齒著,公孫瓚心裏不斷地在咒罵著黃巾軍,他辛辛苦苦繞了這麼大的一個圈,躲過了河間國黃巾軍對他的堵截包圍,正指望著依靠著廣川補充一下已經見底了的軍糧,卻不料一番苦戰,最後得到的竟然隻不過是一座空城,這,你讓公孫瓚如何不惱?
當初要不是管亥射傷了他的手臂,他又怎麼會因為一己之怒而強行攻打管亥所部?要不是當初他不顧部下勸阻,強行攻打管亥,他又怎麼會讓河間國的兩萬多黃巾有時間設下包圍圈,幾乎就把他給滅了?要不是被黃巾軍包圍,劉備又何必帶著他們在河間國裏七拐八繞地躲避追擊?要不是他們這麼一躲多天,輕車簡從的公孫瓚又怎麼會麵臨糧草不繼的境地,從而造成了軍心不穩?
公孫瓚可以肯定地說,如今的困境都是因為管亥而起,可管亥偏偏在黃巾軍不顧他的死活而拚命攻擊他的時候,就投降了,現在即使公孫瓚心中有氣,卻已經不能再對著管亥撒了,不然其他的部下豈不寒心?
有氣卻不能發,人做官,他做官,為何他公孫瓚就做得如此憋屈?越想,公孫瓚心裏就越氣,狠狠地一腳下去,“砰”的一聲,身前的案幾被公孫瓚一腳給踹得翻滾著飛出,落地之後更是幹脆地斷成了兩截。
“去!傳令下去,讓所有的士兵都給我動起來,即使是刮地三尺,都要籌集到足夠我軍用度的糧草!”
指著堂前還在瑟瑟發抖的士兵,公孫瓚聲色俱厲地發出了如此命令。
“諾!”
一聽公孫瓚讓他下去傳令,士兵忙鬆了一口氣,隻要公孫瓚不拿他出氣,讓他幹什麼都行,何況隻是下去傳達區區一個命令,當下士兵沒有絲毫猶豫,一聲應諾,轉身就要離去。
“慢!”
一聲喝止,劉備站了出來,士兵可以不用考慮公孫瓚的命令到底會造成什麼結果,但是他劉備不行。
劉備很清楚地知道,剛剛公孫瓚所下的命令,就等於是放任士兵們劫掠百姓,從百姓手中搶奪他們急需的糧食,但是既然黃巾軍能把府庫裏的糧食搬得一粒不剩,隻留給他們一座能餓死老鼠的空倉,那麼很難說他們就沒有對百姓下手,刮光了城裏所有老百姓的糧食。
事實上,劉備敢打包票,現在任憑公孫軍的士兵用盡任何手段,不但不會得到一粒的糧食,反倒會引得城中百姓民怨沸騰,甚至嚴重的還有可能發生民變,要真到了那一步,為了自保,公孫軍除了用武力鎮壓以外可就再也沒有別的選擇了,可要是這樣的話,士兵們的損失還是其次,關鍵是這麼一來他們就會落得個殘忍屠殺無辜百姓的罪名,光是這一條罪名就足以抹消掉他們以前所立下的種種功勳的同時,還有可能讓他們鈴鐺下獄,成為千夫所指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