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零 長社之戰(十三)(2 / 2)

“隻可惜現在天色太晚,準備好引火之物也想要時間,不然今晚就可以把這賊軍燒得片甲不留。”皇甫嵩不無可惜地說道。

“義真你又何必著急?準備足夠的引火之物也不過想要一天時間而已,就讓那黃巾軍再多蹦躂一天又如何?”

“哈哈哈,公偉你說得對,就是再讓賊軍多蹦躂一天又如何?哈哈哈。”

…………

那邊廂皇甫嵩和朱雋因為想到了破敵之策而高興,這邊廂波才卻是一夜未眠,愁眉深鎖,而波才愁的,正是這軍糧一項。

其實早在三天以前,波才就已經沒有得到哪怕一斤從後方運輸而來的糧草了,而由於波才之前起兵時太過著急,所以軍中的存糧不多,最多也就再支持個兩、三天而已。

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糧草對於一支軍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哪怕是漢朝北軍這樣的精銳,沒了糧草也照樣潰不成軍,更別說是黃巾軍這樣的烏合之眾了,到時候斷糧,出現逃兵都是輕的,就是出現嘩變,把他這個潁川黃巾的渠帥殺死也不是不可能,尤其是他手下還有一個對他渠帥之位虎視眈眈的彭脫在,波才就更是確定一旦斷糧,他的性命一定不保。

相對於很有可能發生的危及自己的性命,因缺糧而被迫退兵的事情波才就完全沒放在心上,反正黃巾軍又不是什麼正規軍隊,打輸這麼一兩場仗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最多就是退兵對於波才本人的聲望來說有點影響罷了,隻要波才手上掌握著一定數量忠於自己的軍隊,聲望的強弱根本就不是問題,更何況,要說聲望受損,之前在陽翟的大敗就已經讓得波才的聲望下降了不少,可是就因為波才手中有一支五萬人的精銳部隊在,所以他這個潁川黃巾的渠帥還是當得穩穩當當的。

不過要是缺糧,波才對於手下軍隊的掌控就會變弱,就是他手下的直屬精銳怕也不能例外,所以波才對於這事還是很緊張的,在第二天就派人快馬加鞭去後方催糧去了,但是催糧的士兵回來以後,卻帶給了波才一個絕望的消息,那就是潁陰和許縣已經落入了漢軍的手裏,換言之也就是黃巾軍後方的糧道被斷,波才不可能再獲得從後方運輸而來的糧草了。

當然,要是繞道汝南郡到陳國,再經由鄢陵還是可以把糧草運輸到大軍之中,但是這麼一來,不說時間上來不及,就是因為運輸途中的損耗,最後能落到波才手裏的糧草能剩下多少都是一個問題,所以波才的腦裏自動就把這繞道的計劃給否定了。

但要是不繞道,那還有什麼辦法打通糧道呢?不用說,當然就是出兵奪回潁陰和許縣了。

但是顧慮到駐紮在長社城中皇甫嵩和朱雋的數萬大軍,波才又不敢直接大軍起拔,回頭去奪回兩城,正在那裏頭痛不已,最後還是黃邵這個心腹出言,推測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奪下黃巾軍後方的兩座重鎮,漢軍應該是用少量的奇兵渡過穎水,再繞到到黃巾軍後方的,又或者這直接就是陽翟的數千漢軍做的的好事,而既然無論如何漢軍的人數都不會太多,那波才就不必帶領全部大軍回返後方,反正黃巾軍求的就是糧道的暢通而已,隻要波才派出心腹,帶著一兩萬兵馬圍住兩城,不讓城裏的漢軍有機會出城攻擊黃巾軍的運糧隊,那黃巾軍到頭來照樣能得到糧草供應。

波才一聽,當即大喜,然後經過一番考慮,波才認為隻要糧道暢通,長社也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於是波才很幹脆地就命令楊鳳和黃邵這兩個心腹愛將各領一萬兵馬回返南方,重新打通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