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七 長社之戰(十)(2 / 2)

“大人說的沒錯,因為黃巾軍的士兵戰力普遍要低於朝廷的軍隊,所以當他們發現糧道被斷以後,黃巾軍一定會留下主力大部隊,隻派遣小部分兵力攻打兩城。那請問大人,麵對黃巾軍的反撲,我們要如何應對?”

葉成聽了荀彧的問題,本來很想直接開口回答說“據城而守不就得了”,但是轉念一想,荀彧應該不會問出如此沒有水準的問題,其中想必有什麼深意在,所以葉成的嘴巴隻是微微地張了張後,便把到了喉嚨的話重新咽了回去,認真思索起來。

見得葉成望著地圖皺眉思考,荀彧和戲誌才也不著急,隻是在一旁再次仔細地觀察起了葉成來,不過兩人觀察的目的則是不盡相同。

荀彧觀察葉成,是想從近距離親眼看一看荀爽選中的人,是否真的有資格作為他荀家的代言人,來實現荀爽的讓荀家成為仕人的領袖、執仕林之牛耳的計劃。

而戲誌才觀察葉成,則是在想要看一下葉成是否值得他投效。戲誌才一向負有才名,而他本人也自認自己的才學不在荀攸、荀彧又或是郭嘉等人之下,但是今年已經年屆二十九,已經成家的戲誌才,至今卻還是一事無成,隻是守著家裏的幾畝薄田,艱難地為妻兒求得溫飽,這讓自負的戲誌才心中不甘。

憑什麼有些人才學不如他,但僅僅是因為其出身於世家就能在朝廷謀得一個好出身,對他能眼相待?寒門出身的戲誌才沒有背景,沒有人脈,甚至沒有錢財,有的隻是一身過人的才學,所以戲誌才從前就一直都想找到一個值得他投效的人,能讓他一展胸中所學的同時也能讓他出人頭地。

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戲誌才年齡漸大,但是那個他等待中的明主卻一直沒有出現,盡管戲誌才在長年的等待中心裏越來越焦躁,可他卻依然沒有放下身段去委身於那些酒廊飯袋的門下,而是一直在默默地等待,直到黃巾之亂的到來。

黃巾之亂為戲誌才帶來的除了顛沛流離之外,還為他帶來了一個人,一個能入得戲誌才眼的可能的明主——葉成。

沒錯,葉成現在還年輕,手中的權力不大,但是在戲誌才看來,年輕正是葉成最大的資本,因為經過了陽翟一戰,不說葉成殲敵多少,就說葉成臨危受命,卻把一座差不多等同於孤城的陽翟守得固若金湯,拖得十數萬黃巾大軍不得不退回了穎水南岸,光是這一功績,戲誌才就能預料到葉成等回到雒陽之後等待著他的會是什麼。

今年葉成才十六歲,一個十六歲就手握數千兵馬的少年,一個十六歲就能靠著數千兵馬頂住十數萬大軍立下大功的少年,誰敢說這個少年沒有前途?

在戲誌才眼裏,經過了黃巾之亂,葉成不能說平步青雲,但是至少可以說是前途光明,像葉成這樣年輕有前途,又擅長軍陣的人,正是一個既能發揮戲誌才在軍謀上的才華,又能保證讓戲誌才出人頭地的明主。

隻是出於謹慎考慮,戲誌才並沒有輕易地認葉成為主,而是一直在觀察,並適時地考驗一下葉成,以此來判斷葉成是否就是那個他一直在等的明主。

“我明白了。”呆呆地望著地圖,苦思半響的葉成突然眼前一亮,繼而打了一個響指,轉身對著荀彧說道:“到時候麵對黃巾軍回援的部隊,若是我們一味地據守城中黃巾軍也就不用強攻了,隻要在城外緊緊盯住我們就行了,因為那樣黃巾軍就能保證讓他們的糧隊能安然經過而不會受到我們的攻擊,這就等於是我們變相地讓出了糧道。所以文若你之前所說孟德所部不能全都撤回來攻打許縣,就是為了留下一支部隊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同時,若是回援的黃巾軍若是兵力較少,那這一支被隱藏在野外的部隊還可以用於圍點打援,逐步蠶食黃巾軍的兵力。”

看著越說越自信的葉成,荀彧和戲誌才都是滿意地點了點頭。